几年前,一款名为“协和维生素E乳”的护肤品曾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事件虽已过去数年,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协和维e乳是协和医院出品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协和体系的复杂性。协和并不单单指协和医院,其支系繁多。就“协和维生素E乳”而言,它并非由北京协和医院直接出品,但却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协和维E 乳的出品方,是苏州协和药业,苏州协和药业的前身,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苏州当地企业合资组建的。多年来,这家企业一直与皮肤病研究所保持着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也是协和品牌在护肤品类的合法拥有方,并非某些自媒体说的被抢注。而苏州协和也从未强调自己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关系,这些都是被大众误解的关键点。 从“协和维生素E乳”身上,可以看到转化医学的影子。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产品的创新路径,它旨在打通实验室与市场的通道,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然而,在国内医学创新领域,像这样成功的转化案例并不多见。当前,我国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产业转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成功率低,这背后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科研文化和配套要素的不足。 但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国家对医学创新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升级,转化医学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建立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打通各个环节,将能极大地加速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为患者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福祉。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或许“协和维生素E乳”是否真正出自协和医院已不再是关键,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才是最重要的。品牌背书虽有一定作用,但最终产品还是要靠自身质量和口碑说话。“协和维生素E乳”在这方面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展望未来,随着医学创新转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基于前沿科研且契合大众需求的创新产品涌现。这需要政产学研各界共同努力,优化政策环境,健全相关机制,搭建创新平台,以开放、协同、共享的理念打破创新壁垒,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