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美文 > 内容
写作路上的同行人
来源:鹰潭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未知 时间:2025-11-18 浏览字号:[ ]

写作路上的同行人

 胡高兰

车窗外,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上。幸好林主席提前提醒降温有雨,我裹紧了厚实的皮羽绒,将领子拉到下巴处,目光落在了她身上。

粉紫色呢子大衣被腰带轻轻一收,便衬得腰身玲珑有致;一头长卷发自然垂在肩头,脑后别着枚金色发夹,拢住了两侧的发丝,既添了几分利落,又不失女性的优雅。精致的妆容让她的眉眼愈发清晰,像一幅精心构图的画,叫人眼前一亮。她就是我县作协里的姐妹之一,今天一道采风的伙伴。

我们的缘分倒也奇妙——名字就差中间一个字。我是“高”字辈,下意识以为她是“冀”字辈,后来闲聊才知原委:她父亲曾在山西扎根工作数十载,对那片黄土地倾注了深沉的情感,便在取名时特意嵌了一个字,以纪念那段岁月。这份质朴的故土情怀,让我对这位同行的姐妹多了份莫名的亲近。

犹记得初相识,是在几年前县作协总结会上。当时她与另外几位优秀女作者站在领奖台上,像一颗精心打磨过的珍珠,走到哪里都散发着光芒。我那时才刚踏入作协大门,看着她游刃有余地和大家交流,笔下文字又那般动人,心里直叹:这才是女作者该有的样子啊!羡慕之余,我暗下决心要向她们靠近,让自己的内心与学识都丰盈起来。几年后,她的散文集《月儿崖》付梓出版,书中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文字,让我愈发敬佩。

采风行程总是紧凑又颠簸,下午的车一路摇摇晃晃到天黑,大家都累得没了言语。吃完晚饭,我拖着沉重的身子回房,满脑子只想赶紧洗漱,一头栽进被窝。可她却像不知疲倦一般,拉着我就开始畅聊。我算是见识了她的“话痨”属性——只要我不打断,她能顺着一个话题,滔滔不绝地说一整晚不带重样。

话题是从她的猫走失开始的。那只猫是她捡的,精心喂养了好多年,却在服务区走丢了。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常规方法找遍了也没找到。在猫走丢的服务区,她让老公先送父母回家,自己一个人硬是在那等了一天,“不找到决不罢休”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你说奇怪不?别人猫丢了难找回,而她竟真的把猫等回来了。于是她打算写篇《寻猫记》,把对猫的真心揉进文字里。

看她这么爱猫,我便推荐了自己最近读的一篇写猫的文章给她。果然,她对和猫有关的一切都兴致盎然,只是说我那篇写的是“顿悟的哲理”,而她想写的是“对猫的真情”——这就是她的底色:把所有热忱都融进实实在在的真切里。

这不是她头一回踏足万源。为了让我能更真切地触摸这片土地的烟火气,她翻出先前采风时攒下的美篇分享给我——镜头里的山光水色裹着她笔下的温度,每一帧风景都浸着她踩过的街巷、听过乡音后攒下的真心,连排版里的小小符号都饱含热腾腾的生活气息。

这一天半的同行,我觉得她就像一本写满“真”的书:名字里藏着对故土的眷恋,文字里裹着对生活的热望;对一只猫的牵挂、对一片土地的深情,都化成了她笔下的“本心”。这份赤诚,就像温暖的光。与她同行,让我思索:在我的写作路上,究竟该如何安放自己的那份敏感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