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水乡印象 罗国钦 江南水乡很美,美得让人窒息。暮秋时节,有幸游览了江南一带的水乡,身临其境,零距离感受到一种江南古镇古色古香的乡土气息。 西塘是浙江嘉兴市嘉善县的一座已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6公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百姓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 到达西塘镇已是晚上八点半,夜色笼罩下的古镇,灯火璀璨,分外妖娆。沿着老街夜市走进一条小溪,惟见远处一座古桥横亘在小溪两岸,流水潺潺,溪边亭台楼榭、餐厅酒吧、木船古屋、大红灯笼五光十色,流光溢彩,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点缀着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夜,让这座千年古镇增色生辉。 翌日吃过午饭,游览了位于浙江桐乡市的乌镇古镇,乌镇分为东南西北栅四个区块,有1300多年建镇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称,2014年起,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车停入乌镇南栅街区,下车后信步逛了一条老街。老街很长,青石板路蜿蜒,两边墙面斑驳,店面摩肩接踵一个挨着一个开着,大多经营的是当地小吃、特产和旅行小商品。白天的古镇很平淡,因没有夜色和灯光比夜晚逊色很多,彰显不出她的美。由于行程安排紧,行走了一段路便驻足不前,于是走马观花算是打了卡,约半小时便匆匆离开了乌镇。 最后来到了地处江苏苏州古城西部太湖流域的木渎古镇。这个古镇北宋始建镇,与苏州城同龄,有2500多年历史,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 关于木渎古镇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溃败,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的同时,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为了消耗吴国的人力和财物,处心积虑的越王勾践趁机向吴王大肆进贡筑宫之木。自越国源源不断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史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以致“积木塞渎”,木渎因此得名。 在木渎古镇参观了富有历史文化沉积的严家花园、虹饮山房等,目睹了具有江南特色的苏州园林,感受了一种古老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底蕴。从虹饮山房景点出来,随后登上小溪的木船。船舵主是个大约三十岁、体态婀娜、成熟干练的村姑。船沿着小溪缓缓地游弋,溪水清澈见底,映照蓝天白云,两岸风景美不胜收,犹如人在画中走、画在景中游。看着村姑一边摇着橹,一边哼着小调,委实是一种释放、一种惬意。约一刻钟船便靠了岸,上了岸,此时驻足回眸,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江南的古镇依水而居、依水而市,她以古屋、老街、木船、古桥、亭台、祠堂、青石板路等元素,构就了一帧帧、一幅幅美丽的写意山水画,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五彩斑斓的流光映射下,展示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据当地史载,清朝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我在想当年的乾隆皇帝除了微服私访体恤民情,是不是也因江南美景所动而多次下江南呢?记得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写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大诗人通过回忆江南的美景,借如画的江南春色,展现江南的独特魅力,抒发自己对往昔江南生活的眷恋。古往今来,那些文人志士赞美江南的诗词歌赋还有很多很多…… 江南美,江南的水乡更美,我喜欢江南水乡那种古老、淳朴、自然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