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报纸看,真好 江国良 深秋的校园里,桂子暗送幽香。改完最后一本作业本,我习惯性地拿起桌上的报纸。油墨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时光仿佛在这一刻轻轻回转。 记忆推开1987年的门。陈坊小学刚迁至荒山上,五百多名师生为饮水发愁。那天,汤胡村委会书记翁长福带着全村党员,一锹一锹为我们挖出了一口井。清泉涌出的那一刻,我连夜写下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稿件投向《鹰潭报》《贵溪报》时,不过是怀着试试看的心情。 谁能想到,这两家报纸竟相继刊登了这篇小文。饶校长举着报纸在校园里边走边念,老师们争相传阅。那一刻,我懂得了文字的力量。在饶校长的鼓励下,我又写了翁书记带领村民种桑养蚕的故事。《群众的贴心人》见报后,我与报纸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邮递员的车铃声成了我最期待的声音。每份新报到手,我便如饥似渴地品读,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摘抄着佳句美文。读与写,就这样在生命中生根发芽。报社编辑们的悉心指点,让我这个乡村教师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那几年,我一发不可收拾,在各类报纸上发表了几百篇文章,每一张剪报都珍藏在厚厚的笔记本里。 人生总有起伏。1989年成家后,柴米油盐渐渐占据了读书时间,做笔记的习惯不得不搁置。中年如山,事业家庭都要担当,阅报时间被压缩到碎片化的片刻。可无论多忙,我总要摸一摸报纸,闻一闻墨香,就像老友相见,不必多言却心意相通。 如今,手机占据了太多目光,而我依然守着读报的习惯。去年至今,又在报纸副刊发表了七十多篇作品。报社编辑笑称我是“高产作者”,其实我知道,这只是因为心中那团火从未熄灭——那是第一次见到自己文字变成铅字时的激动,是看到思想通过纸张传递时的喜悦。 窗外桂花又开了一季。摊开今天的报纸,墨香依旧。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安静地读一份报纸,写下心中的文字,实在是人生至福。 有报纸看,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