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鹰潭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鹰潭新闻 > 内容
鹰潭青年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来源:鹰潭共青团 作者:未知 时间:2025-05-15 浏览字号:[ ]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23名队员照片。第三排从左至右第六位是鹰潭青年廖佳丽。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充分肯定了支教队员们在边疆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寄语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廖佳丽和孩子们的合影

在这支由23名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组成的支教服务队中,有1名是我们鹰潭青年——廖佳丽。

廖佳丽2000年生于江西鹰潭,2019年考入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受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事迹触动,她决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年毕业后,她毅然放弃了江西南昌县高中语文教师的岗位,奔赴3600公里外的新疆克州,选择到祖国边疆发光发热。

帕米尔高原上的

谢依特小学

雪山之下,戈壁滩上,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坐落于此。这所小学是一所距离边境线47公里、主要由柯尔克孜族学生组成的村级小学,2022年8月成为该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廖佳丽所在的23名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在这所小学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经过近三年的支教服务,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得到当地广泛认可。

廖佳丽和孩子们在一起

廖佳丽:会讲故事的魔法师

“他们认字但不爱看字,积累少但不愿意主动学习,下午放学后,我会给他们读书,读《人间草木》《骆驼祥子》《我与地坛》...渐渐地他们爱上了这些文字。”对比两年前的懵懂,如今的廖佳丽褪去青涩,成了学生眼中“会讲故事的魔法师”。

廖佳丽指导孩子写作

2023年毕业前,廖佳丽在公众号上看到了关于西部计划的招募信息。“当你的所学所长遇上西部的山川湖海,答案或许比想象的更充沛”这句标语深深触动了她,作为师范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她便决心投身到西部支教服务中去。

初到戈壁滩的荒凉让她感到心慌,但校长那句“主心骨”的嘱托、边疆孩童求知的目光,坚定了她投身教学的决心。

鉴于孩子们对语文兴趣不多,廖佳丽就将写作课堂搬到课外,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受文字的温度。在操场上,他们站着、坐着、躺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风,共同完成这场“追风写作”。

三十多个小家伙举着作文纸,在操场上又跑又跳。一个名叫阿依努尔的小女孩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喊着“老师!风在挠我的脖子,像妈妈的纱巾”,在批改作文时,她读到“风在触摸我的脸,送来了从雪山那边的凉爽”,这一切都让她眼眶发热——原来荒芜的戈壁滩,藏着这么细腻的诗意。那一刻,她确信,这片土地的教育绿洲,正从孩子们的笔尖中悄然萌发。

写作“采风”、午间电影院、午后播客、聊天式教学,廖佳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面对这场关于“爱与责任”的旅程,她说:“教育是荒原里悄悄扎根的绿芽,或许我们等不及参天大树,但每一堂课浇灌的星光,终会照亮他们走向远方的路。”

廖佳丽和孩子们在操场“采风”

青春向西 回信筑梦

廖佳丽在收到回信后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倍感责任重大。近两年的西部支教经历,已经成为我自身历练和教学增进的精彩注脚。我意识到,语文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学生生活感知不可缺少的媒介。在过往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以习惯养成筑基,以长远规划为要,多维度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未来,我将持续以语文为桥梁,带领他们领略山河壮阔、文明深邃,让他们能够夯实基础、长足发展。”

廖佳丽给孩子们点赞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廖佳丽和她的支教队伙伴们

如同坚韧的蒲公英

在帕米尔高原的褶皱深处

用教育为祖国边疆播种希望

让悠悠歌声与琅琅书声

在国境线上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