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信息荟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荟萃 > 内容
花西子以科技与可持续双轮驱动,重塑美妆产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鹰潭新闻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25-07-18 浏览字号:[ ]

2025年,中国美妆行业迎来标杆性事件。花西子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化水平四级(协同级)”认证,其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与ESG实践,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花西子方案”。

智能工厂:美妆制造的“柔性革命”

这座位于钱塘江畔的数字化基地拥有7条智能产线,年产能达5000万件,覆盖护肤、底妆、粉类彩妆全品类。通过柔性生产系统,可实现小批量快速试产,将用户反馈转化为产品迭代的周期缩短。例如,针对油皮用户开发的“控油持妆”系列,从需求提出到量产仅用时45天。工厂屋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发电280万kWh,等效减排二氧化碳2500吨,可循环周转箱全年减少30吨纸箱消耗,彰显绿色生产理念。

科研破壁:从专利到标准的跃迁

花西子母公司宜格集团的研发投入已达10亿元规模,截至2025年,其专利总数与发明专利数均居本土彩妆企业首位。2024年获得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标志着其在生物发酵技术、纳米包裹技术等领域的突破。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更推动“石斛多糖提取”“花凝香技术”等成果转化,为产品注入科技基因。

非遗新生: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叙事

在文化传承领域,花西子与苏绣艺术家卢梅红合作推出的“隐园刺绣”系列,通过材料学创新让刺绣工艺应用于彩妆包装,该作品曾获国际CMF设计奖金奖。2025年推出的龙泉青瓷限定款玉养气垫,将非遗技艺与现代气垫科技结合,1800件限量产品在上海、杭州双城首发即售罄,证明文化IP的商业转化潜力。

用户共创:构建品牌生长新生态

花西子首创的“用户共创”模式在智能工厂得到深化。通过招募体验官、举办会员私享会,品牌累计收集有效反馈。例如,用户建议的“气垫粉扑易脏”问题,促使研发团队开发可拆卸清洗设计,该改进使产品复购率提升。正如首席科学家李慧良所言:“产学研的核心是打破边界,让用户需求直接驱动技术创新。”

行业启示: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蜕变

在美妆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的背景下,花西子通过高端化、专业化策略实现逆势增长。其线下门店布局覆盖东京、巴黎、上海等国际都市,三亚免税城独立门店更成为国货美妆出海的里程碑。行业分析师指出:“花西子的实践证明,只有将文化自信、科技硬实力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从智能工厂的机械臂到非遗工坊的绣花针,花西子正以“新质美力”重新定义美妆产业的未来。当中国品牌开始输出技术标准与文化价值,这场静水深流的产业变革,或许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注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