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鹰潭高新区白露街道严家社区的田野上,传统农耕图景正被科技赋能的智能大棚彻底改写。通过引入国内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高附加值种植项目,这里的智慧农业基地不仅让土地亩产效益翻倍,更以“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模式构建起联农带农机制,让科技红利实实在在转化为农民增收的“真金白银”。 走进严家社区现代农业基地,40座配备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智能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白露辣椒藤蔓上挂满泛红果实。中控屏实时显示的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等12项数据,正通过物联网系统同步传输至后台,指导智能水肥设备自动配比营养液。江西沃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盛斌科表示,基地通过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白露辣椒,搭配国内顶尖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产值已达200余万元,更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不少脱贫户也因此有了稳定收入来源。“以前在这里种田,一年才2万多元收入,现在到这个基地干活,年收入有5万多元,做事开心又稳定。”严家社区脱贫户郑年兰的笑脸,映照着智慧农业带来的生活变迁。 据了解,严家社区是一个纯农业社区,现有400多户、1300余人。在这里,土地流转让农户们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也让“第一桶金”的获得感落地生根。社区党支部书记严树平给大家算了一笔细账:110亩土地以每亩500元流转,流转费收入就有5.5万元;依托这个农业基地,每个在这里工作的农户一个月能挣4500块钱;社区以集体土地入股参与项目合作,每年获得项目分红17.5万元,这些资金不仅用于道路硬化、沟渠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支付着18个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助力脱贫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过去田块零散,农户守着零星地块为生计发愁;如今大棚连片,科技为农业赋能,田垄间结出了高价值果实。鹰潭高新区严家社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当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绿水青山便能转化为“金山银山”。智慧大棚不仅培育出高附加值农产品,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让土地更具价值,让农民持续增收,让乡村发展充满前景。 记者手记: 站在严家社区的智能大棚前,看着中控屏上跳动的实时数据与田间忙碌的农户,深刻感受到科技与土地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乡村经济生态。这里的每个大棚都是一个微型“智慧工厂”,既生产着市场青睐的高品质农产品,更孵化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它让土地产出效率提升,让农民获得多重收益,让村集体有了发展底气。当科技真正扎根田野,传统农业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绿水青山也由此找到了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这或许就是智慧农业最动人的图景:它不仅改变着土地的产出方式,更照亮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前行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