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我市召开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总体情况。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我市防汛抗旱形势总体平稳,但极端天气多发,旱灾重于洪灾。其间,全市共遭遇寒潮、雷暴大风、强降雨、台风等多轮灾害天气,7月后部分地区出现干旱。
为守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我市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取得显著成效: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绝收面积等主要灾害指标,较近五年同期大幅下降,未发生地质灾害及因旱饮水困难问题。具体通过五方面核心举措筑牢安全防线:逐级压实责任,公示各级防汛责任人,12座万亩以上圩堤、35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均落实了行政、主管、管理、技术、巡查责任人,212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54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落实“五级联防”;狠抓隐患整改,派出18个工作组排查整改87个隐患;强化应急准备,组建9000余人救援队伍,开展培训演练并储备2700余万元物资,满足应急处置要求;主动防范应对,召开17次会商,发布910余万条预警信息,处置54处险情,减少灾害损失1207万元;优化服务机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多类型预警服务,并实施81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助力防灾减灾。 当前,我市汛期虽已结束,但秋季强对流天气、台风残余等影响仍需警惕,部分地区抗旱压力持续。下一步,我市将继续统筹推进防汛与抗旱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乡饮水安全,以及秋冬季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