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余江工业园区创新建立“调研—研判—纾困—赋能”服务体系,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三聚焦三提升”特色工作模式,助力园区营商环境再优化。 聚焦一线调研,提升助企纾困力度 余江工业园区采取对重点企业上门走访的方式,围绕企业负责人、高管人员、一线员工走访座谈,深入了解企业的产品订单、要素保障、资金账款、市场形势等情况,已走访300余家企业,打捞问题128个,主要集中于汽配、电子信息、眼镜制造等产业。 通过一线调研了解实情,余江工业园区构建“三色预警”服务机制,将37家重点外贸企业划分为红、黄、绿三级类别,围绕做好问题跟踪办结、推动纾困解难等工作,实打实服务企业发展。 调研中,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坦言:“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叠加关税壁垒,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亟需开拓新市场或转型内销。”摸清企业经营痛点后,余江工业园区积极联系中国眼镜产业协会,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协助外贸企业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并引导企业对接电商平台、优化产销渠道,探寻行业发展新路径,切实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聚焦政策保障,提升跨境服务效能 组建“产业链走访专班”,各产业链牵头单位负责汇总整理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办结时限,针对确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由各产业链牵头单位通过产业链链长制等议事协调机制上报,余江工业园区负责协调解决。 江西鹰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出口的汽配产品,主要面向北美市场,“对等关税”对其2025年外汇有较大影响,企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余江工业园区通过为企业办理“财园信贷通”、供应链融资等,切实减少该企业受贸易战影响程度。 在朗瑞、联益、嘉崎光学、钱源、中奥塑胶、科强等企业走访中,余江工业园区了解到企业因关税政策调整频繁面临订单取消或延迟,部分项目暂缓或缩减规模,尤其是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冲击很大。针对此类情况,园区一方面鼓励企业运用政策支持、市场调整和技术创新应对挑战; 另一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增加外贸企业信贷额度,对企业进行金融扶持,同时积极推出汇率避险工具,优化汇率避险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聚焦问题解决,提升企业突围信心 今年4月,2025中国AI眼镜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江西余江眼镜推介会成功举行,吸引行业广泛关注。 园区管委会以举办此次推介会为契机,通过政府与民企联合举办推介会的方式,依托雅视AMOS(雅姆斯)智能销售系统,搭建余江眼镜产销供应平台,推动眼镜门店与园区工厂实现产销融合;主动发布“智能眼镜余江方案”,为余江眼镜门店和制造企业赋能,吸引以雅视、杭州灵伴科技(Rokid)等为代表的优秀眼镜企业、设计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持续落户余江,推动余江眼镜产业智能制造升级;成功签约“智能AR眼镜生产基地项目”“雅姆斯新零售战略合作项目”“嘉兴至桐基金战略投资项目”三大战略项目落地,努力在AI历史机遇浪潮下,以科技为翼,破局传统制造瓶颈,重塑眼镜产业的未来。 为聚焦问题解决,园区管委会还探索搭建“问题直通车”平台,形成“企声快通、企情快研、企事快办”处置闭环机制,加快协调解决出口贸易等关键问题。同时倡导企业坚持“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战略,鼓励通过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余江工业园区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完善服务细节、提升服务质效,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余江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