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鹰潭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鹰潭新闻 > 内容
鹰潭夜经济:点亮城市烟火 涌动发展活力
来源:鹰潭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徐江力 时间:2025-08-27 浏览字号:[ ]

傍晚6时的信江新区鹰潭大厦,玻璃幕墙上的夕阳还没褪尽,道路街角的折叠桌椅已支棱起来。家长带着孩子在餐桌前坐下,吃着刚出锅的炒粉;打扮靓丽的女青年三两成群排队买串串;穿校服的中学生背着书包吃着刚买的冰淇淋——属于鹰潭夜晚的“味觉开关”,就在这一阵风、一声吆喝里轻轻开启。

夜市人头攒动。徐江力摄

沿着鹰潭大厦北面广场走,闪烁的霓虹灯汇聚成夜晚耀眼的星辰:烧烤摊师傅娴熟的烤串动作,让人光看着就直流口水;煎饼摊阿姨一手打鸡蛋,一手摊煎饼、撒葱花,动作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份热气腾腾的杂粮煎饼就做好了;穿着清凉的老板利落地调配着冰粉,按照食客的要求一勺勺地加料。白日里行色匆匆的鹰潭大厦北面广场,此刻变成流动的美食“剧场”,每位摊主变身为“魔术师”,凭借卖力的“表演”,赢得食客们的掌声。

夜经济的繁荣,首先体现在对消费市场的强劲拉动。夜幕下的美食摊点,是市民和游客休闲消费的“主阵地”。下班后或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或带着家人逛夜市、品美食,已成为鹰潭人新的生活习惯。多样化的业态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从十几元的小吃到性价比高的手工DIY产品,亲民的价格让消费门槛大大降低,有效激发了大众的消费意愿。

就业是民生之本,夜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灵活就业岗位。鹰潭大厦夜市摊点170家商贩背后,是一个个为生活奋斗的家庭。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把在外学到的经营理念融入夜市摊位经营;有配合默契的夫妻档,丈夫掌勺、妻子收钱,分工协作的忙碌身影里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利用闲暇时间摆摊的普通市民,用勤劳的双手为家庭增添收入。这些不同的人生故事在夜市交织,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从食材供货到后勤保洁,夜市摊点悄然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这背后,离不开政府就业创业政策的支持,从摊位规划到经营指导,一系列暖心举措为商贩们保驾护航,让他们能安心在夜市追逐梦想。“执法部门出台了《夜市驾校式管理考核办法》,让身体有缺陷、家庭困难的摊主优先进入,同时协调鹰潭大厦不收任何场地费用。每晚执法部门派出两名执法人员对夜市秩序和卫生进行管理,同时在拥堵路段设置了安全护栏和提示牌。”信江新区城管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汪思录说。

汪思录介绍,夜市自今年5月份搬到鹰潭大厦北面广场以来,城管大队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办法,摊贩每天傍晚6时入场、晚11时40分撤场。初步估算客流量每晚超过1000人,特别是周五至周日,大概在3000人以上,带动了500多人就业,周五至周日三天的营业额超过8万元。

夜经济既是城市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也是民生幸福的“温度计”。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鹰潭的市井风情,体验多元的生活方式,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让鹰潭这座城市更具烟火气。随着夜经济的不断升温,相信鹰潭会在烟火气与活力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