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鹰潭,热浪翻滚。而在鹰潭高新区的生产车间里、项目工地上,比气温更炽热的,是涌动不息的发展脉动。 诚瑞电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线路板原料,智能检测设备实时显示着产品参数。这家鹰潭高新区新引进的中高端线路板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设备、AI服务器、通讯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今年5月正式投产后,仅用两个月时间,7月产量就达到4.2万平方米。作为鹰潭高新区新引进的PCB企业,它不仅为当地产业链强链补链注入新动能,更成为鹰潭高新区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产业体系重塑与能级跃迁的生动缩影。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鹰潭高新区顶住下行压力,迎难而上、拼搏进取,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期中答卷”:规上工业营业收入预计达678亿元,同比增长17.15%;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8%,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产业转型的“深发力”,更是营商环境的“再升级”。 项目建设“加速跑” 筑牢发展硬支撑 在鹰潭高新区,项目建设的热潮处处涌动。鼎辰科技高性能铜合金铸轮、钲旺科技智能化工厂、旭锐精密高端手机钛合金配件等30个相继建成投产的产业项目,预计将为鹰潭高新区新增产值超50亿元。 作为鹰潭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强引擎,鹰潭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在招商引资上持续发力。今年上半年,招商小分队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产业聚集地,赴外招商80余次,新签约项目42个,投资总额199亿元,项目数量超越去年全年。 项目建设要提速,服务机制必须同步优化。鹰潭高新区创新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管到底”的全周期服务机制,实施重大项目月调度制度。通过梳理省市大中型项目75个,总投资达436亿元,精准推动每个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数智转型“深发力” 激活产业新动能 向“新”而行,向“智”升级。数字化转型正成为鹰潭高新区产业跃迁的核心引擎。鹰潭高新区以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为契机,全力打造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数智运营园区”,搭建起集“诊、转、绿、金、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引进摩尔元数、小手软件等12家优质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从诊断评估到方案实施的全周期闭环服务。 在江西利尔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里,机械臂正在吊装铜棒。“通过智转数改,我们企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提升,决策能力得到了增强,成本结构得到了优化。智转数改不仅让我们企业活了下来,更让企业强了起来。”公司总经理石乔木激动地说。 截至6月底,鹰潭高新区191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启动数字化转型,142家已完成改造,占比达74.3%。预计年内将有120家企业达到工信部L3集成级水平。改造后,企业普遍实现降本增效15%以上,良品率提升8个百分点以上。数字化转型,正让这片传统的工业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营商环境“再升级” 厚植发展沃土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鹰潭高新区对标沿海先进地区,全力打造“鹰办尽办”营商服务品牌,用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审批改革持续深化,累计承接赋权350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推行水电气并联审批和预审批模式,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80%;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21项,办件量达2160件。这些举措,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政策惠企精准直达。鹰潭高新区推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上半年通过“惠企通”平台为183户企业兑现资金4411万元;承接商贸企业产业发展资金拨付,为88家企业拨付7378万元,让政策红利快速转化为发展动力。 诚瑞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海涛对此深有感触:“落户鹰潭高新区以来,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筑巢引凤’的诚意。审批流程高效透明,遇到问题有专班一对一解决,产业链配套也很完善。特别是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能心无旁骛谋发展,这样的营商环境,就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金融活水也在精准滴灌。鹰潭高新区创新推出“工创贷”“技改贷”等专属产品,“铜票通”累计惠及企业超300亿元,为康成特导、道润科技等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联合金融机构推广“电子投标保函”“联易通”供应链服务,2024年累计提供融资支持12.52亿元,助力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从“铜火淬炼”到“数智奔涌”,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升级,鹰潭高新区获得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列第二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鹰潭高新区排名跃升至全国第80位,较上轮提升8位,实现“四连升”,累计攀升32位,创历史新高。 记者手记: 蹲点数日,记者触摸到了一个传统工业区转型的强劲心跳。这里曾以“铜”闻名,凭借着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在我市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项目为王”到“智改数转”,从“金融活水”到“惠企政策精准直达”,鹰潭高新区的每一步,都踩在高质量发展的节拍上。它没有盲目追逐风口,而是立足铜产业根基,以数字化为翼,向精深加工跃升,走出了一条“老树发新芽”的突围之路。 风劲帆扬,未来已来。从全国第112位到第80位,从678亿元到向1500亿元的目标迈进,鹰潭高新区的“攀高”之路,正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