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国内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内容
【万千气象看中国】古村蝶变满目新——金溪以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促乡村振兴
来源:金溪融媒 作者:未知 时间:2024-07-11 浏览字号:[ ]

盛夏时节,走进江西省金溪县,踏上麻石铺成的阡陌,仰望孤绝耸峙的锅耳山墙,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悠悠散发着古朴浓郁的乡土气息,仿佛置身于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

近年来,金溪县把传统村落保护融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将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作为“书记领航”项目,采取“典型示范、面上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路径,实现“四个转变”,以传统村落为核心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党建引领,实现从“怎么办”向“争着干”转变

金溪县境内共有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128个,其中中国传统村落57个、省级传统村落12个。全县保存完整的古建筑11633栋,其中登记挂牌2877栋,居全省第一。

为强化组织领导,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动谋划、亲自调度。完善网格化治理,搭建县、乡、村、组管理网格,建立县领导包乡、乡镇主官挂村、县直部门帮扶、党员包屋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巡查。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服务“微岗位”设在古屋古巷、古街古桥、祠堂书院,涌现出一批模范党员。

此外,该县把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目标考评的重点内容,并把落实传统村落保护责任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内容,强化村“两委”班子履职考核,推动传统村落村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聚焦服务保障,实现从“缺动力”向“聚合力”转变

围绕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中资金筹措难、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金溪县破除瓶颈壁垒,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使古村落发展之路越走越明朗。

一直以来,该县积极探索合理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在全国首创“古村落金融贷”,贷款余额11.88亿元。同时,积极整合资金,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财政统筹、社会捐助、金融信贷等方式,累计筹集18.82亿元资金用于保护传统村落。

培养专业人才是保护传统村落的长久之计。该县创新古屋保护建设招投标及预结算等方式,制定项目维修单价标准,建立工匠技能等级和激励机制,培养了一批“土博士”,成立由279名传统建筑工匠组成的43支施工队伍。同时,实施古屋引才计划,引进荷兰文化研究院等团队,打造“数字游垫”“大坊荷兰创意村”,已有200余名人才返乡助力传统村落开发,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创新赋能,实现从“抓基础”向“强发展”转变

小桥清荷油纸伞,一蓑烟雨话江南。“南园小隐”等一批网红打卡点相继落户该县,让当地传统村落“活起来”,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消费。

该县将古村独特历史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深度还原历史场景,精心打造了体验“千年穿越”之旅竹桥古村景区;充分融合中西文化,以传统村落为载体,借助荷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建成大坊荷兰创意村景区;创新“古村+数字+农旅融合”模式,用数字赋能古村,打造了“戏梦田园、数字游垫”景区。同时,浒湾古镇以研学体验活字印刷术等各不一样的主题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为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该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开发集休闲、餐饮、旅游、研学为一体的古村落旅游产业链。

“现在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在竹桥村做保洁的张阿姨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她感慨地说道。通过发展古村旅游,很多附近的农户找到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仅合市镇游垫村就带动附近100多位村民就业,年增收2万元至10万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