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觉得这几年村里什么变化最大?” “厕所的变化肯定算其中一项啦,你看我家现在都用上了智能马桶!”近日,听到记者的提问,抚州市乐安县万崇镇池头村敢塘新村村民、今年62岁的邱冬祥笑容满面地回答道。 曾经,谈及农村的“茅厕”,很多人都没有好印象。“过去经济条件差,我们家上厕所的地方是用木板搭建将就着用的,就是大家平时说的茅坑,臭气熏天,特别是夏天蚊子苍蝇乱飞,雨天老人家还容易打滑摔跤,既不卫生又不方便!”说到以前,邱冬祥频频摇头。 而如今,邱冬祥家中的厕所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个土坑两块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家里的厕所跟城里一样,又干净又卫生!”邱冬祥边说边自信地领着记者走进崭新、宽敞的小洋楼,随后推开卫生间大门,只见里面铺设着亮丽的瓷砖,整洁的洗手台、锃亮的面镜、设计精巧的花洒等卫浴设备一一映入眼帘。“你看,这是我家新购入的智能马桶,不仅能自动冲水,座圈还会加热,特别方便!现在,家里的孩子回来玩不急着回去,也愿意在农村留宿了。”邱冬祥的老伴刘建辉笑着插话道。 邱冬祥老人家中的厕所之变,只是我市乐安县农村“厕所革命”的一扇窗。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乐安县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以厕所之“点”带乡村振兴之“面”,仅乐安县万崇镇近3年,便每年投入60余万元用于提升改造农村的户厕,目前该镇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农村居民如厕实现了从“将就”变“讲究”,智能马桶等现代化卫浴走进了越来越多村民的家中。 户厕干干净净,粪污流向哪里?敢塘新村村民家门口空地上的三个井盖给出了答案。“根据每户村民家庭不同的特点,该村改厕采用的是‘砖砌三格式化粪池+窨井盖式+尾水处理’‘砖砌三格式化粪池+窨井盖式+人工湿地’等多种模式。”乐安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何国平告诉记者,“农户日常产生的粪污通过管道后,先后经过这盖着井盖的三格式化粪池的重力沉卵、厌氧发酵等过程,接着,或通过管道排入生态氧化池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经过人工湿地净化吸收处理,达标后不污染环境,你看,我们站在人工湿地旁都嗅不到难闻的气味!” 农村改厕,不仅补齐了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还提升了农村的环境面貌。时下,走进敢塘新村,一座座别致整洁的农家小院整齐地排列在村间,微风拂过带来一阵阵草木香气,美丽乡村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据悉,敢塘新村全村共46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该村还建立了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将户厕纳入5G+长效管护平台监管,实现农村厕所精细化管理。 在“厕所革命”的带动下,如今,乐安县越来越多的村庄像敢塘新村一样,变得越来越美丽宜居。“我们村对面就是一个旅游景区,随着来景区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我还计划把家里的住房改造成民宿,相信咱们村越来越好的环境一定能让游客‘住得下、留得住’!”邱冬祥憧憬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