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您一生最美的勋章。”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 给予一位老人的颁奖词 老人名叫龚全珍 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 也是全国道德模范 “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 9月2日16时16分 这位慈祥的“老阿姨”龚全珍老人 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享年100岁 ▲在江西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龚全珍接受记者采访(2016年2月2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 万象 在世人印象中 龚全珍总是银发苍苍的慈祥老人形象 但回看她的少年、青年时期 她也和当代许多年轻人一样 满怀热血 憧憬理想 向往爱情 对自己的一生 龚全珍曾说自己是幸福的 没有遗憾 没有悔恨 心怀坦荡 无论我们处于人生哪个阶段 都能从“老阿姨”的身上 获得一些生活的启迪 1 少年时期: 她勇敢追光 义无反顾踏向自己的路 龚全珍 出生在山东烟台一户工人家庭 兄弟姐妹11人 过着清贫的生活 龚全珍的童年 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下度过的 1938年初,日军侵占烟台 龚全珍永远忘不了 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一名老乡被日本兵残忍迫害的场景 她彻夜难眠 不想当亡国奴 于是下定决心离开家乡 去日军还未践踏过的地方 龚全珍剪短头发 步行从烟台到济南 再辗转安徽、河南直至落脚陕西城固 她一路流亡,一路求学 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北大学教育系录取 2 青年时期: 她遇见爱情 从此一生以丈夫为榜样 大学毕业后 在天山脚下 龚全珍遇到了一生的伴侣 ——甘祖昌 他们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 “对生活要求不高 为理想可以贡献出一切” 在丈夫身上 龚全珍读懂了 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1957年 彼时已是开国少将的甘祖昌 带着龚全珍及子女 回到江西莲花县沿背村 甘祖昌从将军变为农民 他一生艰苦朴素 几乎所有的工资都用于为家乡 修水利、买化肥、办工厂 龚全珍则以丈夫为榜样 全心全意投入山区教育事业 对于自己和甘祖昌的爱情 龚全珍曾在日记中这样评价: “在我的脑海中 爱情有3种境界: 最高境界是有共同理想和目标 愿为之奋斗终生 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生命的爱 我和祖昌共同生活33年…… 我感到生活得充实幸福” 3 暮年时期: 她的心依然辽阔 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 1986年 甘祖昌将军永远地离开了 但丈夫一心为公、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 也成为龚全珍的人生信仰 多年来 龚全珍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 几十年来 没有人记得她去过多少学校 帮助过多少人 即使躺在病床上 龚全珍也总会督促儿女们下乡走访 去了解谁家有人生病看不起 谁家孩子上大学缺学费 要求他们一家一家上门 把关心送到对方手中 4 病重期间: 她仍笑容慈祥 心也总装着别人 今年夏天 记者探访病床上的龚全珍 在一份诊断书上 医生密密麻麻地给她列出了 尿毒症、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 等多种疾病 但当时的她仍然笑容慈祥 医院里 半梦半醒间 她的思绪常常回到熟悉的校园 有时把医护人员认成自己的学生: “孩子们别在这逛来逛去 赶快去上课 记得要好好读书” 即使是在病中 老人的心也总装着别人 有一次 听到医生说要给她抽血化验 病床上的她以为要献血 便强打起精神说: “我是O型血,是万能血型 谁都可以用 你们随便抽多少都可以” 龚全珍老人说: “人生,各自选择自己的路 我选择物质生活简陋 而精神生活充实的路 生活会愉快些、幸福些” 网友: 总有一种精神不朽时光 龚全珍钟爱荷花 爱它的不蔓不枝,皎洁无瑕 其人如荷 清香满人间 送别! “老阿姨”龚奶奶 一路 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