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美文 > 内容
一脉家风融日月 万家灯火映乾坤
来源:鹰潭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未知 时间:2025-07-07 浏览字号:[ ]

一脉家风融日月 万家灯火映乾坤

 童紫婷

 

暮色漫过青瓦时,厨房蒸腾的热气里总飘着奶奶的念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瓷碗中莹白的米粒泛着微光,恍惚间与《傅雷家书》里泛黄信筏上的字迹重叠——原来家风从未隐匿,它藏在祖辈的言传身教里,化作家国文明的璀璨星河。

翻开《傅雷家书》,墨香裹挟着跨越时空的叮嘱。傅雷以笔为舟,载着“做人第一,艺术第二”的教诲漂洋过海,在信中反复告诫傅聪说:“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这些饱含温度的文字,不仅是父子间的深情守望,更凝结着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密码。当我为考试失利黯然神伤时,总会想起这句箴言,像黑暗中的明灯,指引我以豁达姿态直面人生风雨。

在我家,勤俭节约的家风如春雨润物,代代相传。奶奶总说她幼时随太奶奶在田间劳作,看着稻穗从嫩绿抽成金黄,才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分量。每逢用餐,她总将掉在桌上的米粒仔细拾起,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碗沿,“粮食养人,糟蹋不得”。去年中秋家宴,我嫌梅干菜扣肉肥腻,悄悄将肉块扔进骨碟。奶奶没有责备,只是默默夹起,就着半碗白粥吃得认真。暮色透过纱窗落在她鬓角的霜雪上,我忽然读懂了《朱子家训》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的深意。

家风与时代精神本就血脉相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风,孕育出无数心系苍生的仁人志士;包拯“清心为治本”的家训,铸就了千年不朽的清风正骨。当每个家庭都将“勤俭节约”融入生活日常,万千溪流终将汇聚成社会文明的江河。这让我想起《礼记》所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不正生长在这样质朴的家风土壤里吗?

一脉家风,融贯古今日月;万家灯火,辉映天地乾坤。从傅雷笔下的谆谆教诲,再到奶奶饭桌上的言传身教,家风始终是照亮人生的明灯。当千千万万个家庭都点亮崇德向善的星火,必将汇聚成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璀璨星河,让文明的薪火在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