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来之际,余江区锦江镇前进村以其宅基地规范管理的显著成效,成为该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日,记者来到前进村实地探访,见证宅基地规范管理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气象。 变“软弱涣散”为“凝心聚力” 前期,前进村理事会队伍涣散,在村庄内组织力、号召力不强,群众也对村庄事情漠不关心。锦江镇党委、政府抓住宅基地管理的契机,镇级层面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攻坚专班,实行周调度;村级层面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配好“领头雁”;村小组层面召开群众大会重新选举理事会成员16名,做到日研判,充分动员群众,实现了由“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的转变,镇、村、组上下齐心,人人参与、人人攻坚。 “以前这边房屋倒塌得乱七八糟,四周脏乱差,现在政府把我们罗家改变出新面貌,感谢政府,我们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前进村村民罗黄成看到自己村庄焕发出新生机,内心十分开心。 变“要我退”为“我要退” 专班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先后入户200余次,召开群众大会2次、理事会7次商议罗家危旧房退出事宜,逐一打捞群众诉求。针对32户群众要求建房但无地可用的问题,提出拆除危旧房,腾退宅基地收归集体统筹分配,满足村民建房需求。 需求得到满足后,村民主动要求退出自家危旧房,积极协助理事会成员完成房屋面积核实、建筑垃圾清运等工作,退出进度大大提速。 “锦江镇前进村罗家组共有人口112户384人,罗家老村庄危旧房数量众多、隐患大,20年来没有一栋房屋新建,群众建房心情急切。我们通过镇村组合力,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仅用四天时间就拆除危旧房47栋,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前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利斌表示,接下来,将围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的打造,充分保障32户群众户有所居的基础上,以产业为引领,带领群众共建新罗家。 变“谁有谁享”为“人人共享” 罗家老村庄有50栋危旧房,但急需建房的32户只有20户有老房屋,12户无地可建。通过本轮宅改攻坚,将退出的宅基地全部收归集体,预留50栋房屋的宅基地用于建房,满足了未来15年村民建房需求,保障了“户有所居”。 同时,通过调整村庄规划,预留产业用地,回引乡贤发展产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户均分红可达5000余元,真正实现宅改改出了新面貌、改出了好民风、改出了共富路。(徐航 左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