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鹰潭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鹰潭新闻 > 内容
奇迹!4次脑外科手术!市一医院让患者重获新生
来源:鹰医资讯 作者:未知 时间:2024-09-12 浏览字号:[ ]

鹰潭市人民医院的走廊里,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故事,有些平淡无奇,有些则充满了生命的挣扎与不屈。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无名氏”的患者,他在住院的170多天里,历经了4次惊心动魄的脑外科手术,每一次都在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赢得了生命的新生。

2024年3月12日凌晨4时许,一阵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响起,医院急诊室接收了一位因头部车祸重伤被紧急送来的患者。由于患者身份不明,被暂时称为“无名氏”。经过初步诊断,医生发现他的颅内硬膜下出血严重,瞳孔散大固定,脑疝形成,生命垂危。然而,此时患者的家属尚未找到,无法签字确认手术。

面对这种紧急情况,在患者家属未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医院总值班及领导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决策:时间就是生命,立即开通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组织急诊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医护人员展开抢救,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完善术前准备、手术。

他们深知,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于是,在没有家属签字的情况下,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手术,持续数小时,医生们成功地为患者清除了硬膜下血肿,稳定了生命体征。这一次的抢救,不仅是对医护人员技术的考验,更是对他们责任与担当的检验。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无助的老人。病患出现了迟发性颅内出血,病情再次恶化。于第一次的硬膜下出血不同,这次出血的位置更深、范围更大,是脑组织挫伤并持续加重引起,更为凶险,急需二次手术。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医生们深知再次手术的风险和难度极大。颅内再出血意味着之前的手术效果可能受到影响,而且患者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虚弱,能否承受再次手术的打击还是未知数。可是,如果不进行手术,患者很可能将面临死亡。在与患者家属(已联系到)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医生们面对这一挑战,医生们没有退缩,毅然决定再次为无名氏实施手术。这一次的手术更加复杂和艰难。医生们需要在精准定位出血点的基础上,尽可能清除血肿并修复受损的血管和组织。同时,他们还要时刻警惕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努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再次成功地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无名氏患者再次被从死神手中夺回,但他的生命依然脆弱。

生命的考验并未结束。2个月后,患者又出现了并发症——脑积水。这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往往由于创伤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智力障碍、瘫痪甚至死亡。面对这一新的挑战,医生们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脑室分流手术,在患者头部及腹部打孔,通过导管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从而缓解颅内压力。虽然手术风险相对较低,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医生们需要精准操作,确保导管的位置和通畅性。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如期进行。医生们在腹腔镜下仔细操作,成功完成了脑室分流手术。术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病情逐渐稳定。

经过前三次的手术和治疗,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然而,他的颅骨却因为手术而缺失了一部分,头部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凹陷。这不仅影响了他的外观,还可能对他的脑部功能造成影响。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医生们决定为他实施最后一次手术——颅骨修补术。在头部植入一块特制的钛网,以替代缺失的颅骨部分。术后,他的头部伤口得到了完美修复,整个人看起来焕然一新,整体反应明显变好,身体也逐渐康复。

在医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患者的家属带着鲜花和感激之情来到了医院。他们紧紧握住医生的手,表达着无尽的感激之情。他们说:“感谢你们用精湛的医技为我父亲迎来了新生,你们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这份感激之情,是对医生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