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江西山苍子果实成熟季节。7月2日,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大坑乡山苍子基地上,一株株山苍子枝头挂满了一串串青绿色如珍珠般大小的果实,不远处,几位民工背着竹篓、拿着篮子采摘山苍子。“老板请我们采摘,工资有100多块钱一天,还可以照顾家里,我觉得挺好的!”民工吴玉连说道。 山苍子产业是遂川传统林产化工产业,在全国出口的山苍子油中,三分之一来自遂川。然而,过去由于没有规范管理和更新种植,传统山苍子产业并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打通“两山”转换通道,近年来,遂川县利用林下林地资源开展“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形式相结合模式,大力推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 “种植一亩山苍子的成本为3000元左右,两年挂果三年收益,今年有30亩到了盛果期,明年盛果期面积能达到300多亩,平均亩产可达1吨,每亩产值能达1.2万元,预计今年产值36万元,明年产值360万元。”遂川县板坑村村支书高青平表示,“眼前这片山苍子基地,面积有312亩,像今天采摘和之前种植、整地施肥的时候都会请附近的村民来做事,并且聘请了5个村民长期在基地做事,现在正在申请建设一个标准厂房,用于加工来提升山苍子的附加值。” 为推进产业提档升级,遂川县专门成立了技术服务队,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邀请专家来开办讲座,提高农户的栽培、加工水平,大力支持种植户与江西农大等科研单位结对子,推广高效丰产栽培;同时,还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发展经纪人、农林网站等,免费为农户提供信息发布和网售。此外,该县将山苍子种植纳入了新造林补助项目,积极争取省级林下经济和中药材专项资金奖补扶持,并将山苍子产业列入乡村振兴产业扶持项目,对产业实行奖补。 截至目前,全县山苍子分布面积有8.9万亩,其中野生8.7万亩,人工种植0.2万亩,已初步形成种植和加工相结合、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相结合、产供销相对完整产业链。(文 李玉琼 胡爱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