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国内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内容
【地评线】红土评论|为孩子们撑起暑期“安全伞”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作者:未知 时间:2024-07-02 浏览字号:[ ]

7月已至,各中小学校陆续开启暑假模式,但因缺乏监管而引起的溺亡事故时有发生,刺痛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心,每一个出现意外的孩子身后都是悲痛欲绝的家长,花样年华,人生的美好画卷还没有铺开,就过早凋零,让人唏嘘叹息。

安全教育必须天天讲,事故隐患必须日日防。在学校,开学第一课是安全教育,放假最后一课还是安全教育。在家里,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天天讲”“时时讲”,安全教育视频驻足即观、点开即看。但少年儿童溺水事件为何“屡防屡现”,安全事故为何频频发生?这个“讲”字学问很大,讲得好效果倍增,讲不好功夫全废。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需要精心引导,避免枯燥乏味的“宣教”。尤其是对学生群体,如果是照本宣科,“填鸭式”硬塞,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还会招致反感。所以,针对学生群体的安全教育,更需要换位思考,善于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设计活动,用他们欢迎的平台去做宣传,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做好安全宣传工作,达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功效。

耕好“意识田”, 在少年儿童心中种下安全的种子。安全就是身体和心灵抵达了“诗和远方”,又能完完整整地回到平凡的日常,要引导孩子们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将安全知识植根于心。暑期不管是在家看书也好,出门游旅行也好,不能只见风景不见风险。竹杖芒鞋探索山川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游兴再浓,都应牢记安全、行有所止。生命不能重来,安全不容侥幸。天气恶劣之时,家长和孩子们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和当地安全提示,根据天气状况和预警提示及时调整行程,避开自然灾害多发区域。人可以休假,但安全的思想不能休假。眼下,气温逐渐升高,河道、溪沟成为人们争相前往的玩水地带,漂流也好、溯溪也罢,山洪、泥石流等都是需要密切留意的安全风险,早发现、早排查、早消除安全隐患,让事故防患于未然。

暑期安全需要亲情呵护,更需要社会共护。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仅有一次,这是最值得珍惜的,决不可轻易抛弃。家长要看好孩子。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上好安全课。教给学生安全知识,有利于学生加强自我保护,还可以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测试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学会应对突发事件。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从预防抓起,从细节抓起,帮助少年儿童树立安全意识,引导他们敬畏生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空间里向阳而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