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自家房子被冲毁,远在10公里之外投亲的倪克林夫妇却暗自庆幸:“幸亏转移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倪克林夫妇是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涌泉乡锣鼓岭十组的村民,6月26日中午,当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倪克林屋后坡体有轻微变形及掉块迹象,随即向柴桑区应急管理局报告。 按照九江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有险必撤”要求,柴桑区下发了《撤离通知书》,安排组织倪克林等8户25人转移避让。在人员陆续转移后,柴桑区组织人员对受威胁区域进行全线警戒,并对8户房屋实行“门设双锁”,严格控制撤离人员折返,严格落实“空房计”。 两天后,倪克林屋后切坡突发崩塌,约105立方米的崩塌体直接冲毁倪克林屋后阳光房,得知消息的村民感慨不已。 这是近期九江多起地灾成功避让案例之一。 从6月中下旬以来,九江遭遇了入汛后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雨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连续性集中降雨天气过程,九江市江河湖库水位迅猛上涨,多个河道站点超警戒水位。 为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九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预测预报,加密动态巡查,并按照“四个一律”原则,对不理解、不配合人员安排乡镇干部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对不服从指挥人员果断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人。截至6月30日,九江市地质灾害紧急避险转移9343人。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柯文介绍:“转移避险过程中,九江市抓好‘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转后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有序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群众,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沈玉华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程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