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南城县电子信息产业“新”潮澎湃,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南城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首位产业,重点围绕线路板、芯片制造、新型显示三大细分行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全链条升级。2023年,该县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5.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转型升级的示范者 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一件电子产品的核心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组件——线路板(印制电路板)。它就像电子产品的心脏,负责传递电力和信号,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 位于南城县河东工业园区的江西联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精度、高可靠性线路板的电子信息企业。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精密仪器在自动运转,一个个微小的元件被精准地安装在线路板上,一派忙碌有序的火热场景。很难想象,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荒地。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生产用于家用电器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中低端线路板,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如今,公司生产的线路板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80%左右的产品实现外销。”联益电子负责人支同根告诉记者,使用联益线路板的汽车品牌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特斯拉等。 企业发生蝶变,主要得益于“装备换芯”。联益电子加大投入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全链条、全过程智能化生产,大幅提升产品性能,持续激活企业发展动能,成功获评2023年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并被列入省级“映山红”上市后备企业。 据了解,南城县积极引导电子信息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装上“快车轮”。目前,该县电子信息产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 新兴赛道的领跑者 去年1月,江西杰创半导体有限公司开始量产,填补了南城电子信息产业在激光器芯片制造方面的空白。 芯片属于精密产品,生产环境要求十分严苛,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良品率。在杰创半导体生产车间外,记者透过玻璃窗看到,身穿白色防静电无尘服的工作人员认真操控设备,智能化生产线在自动完成产品生产,而芯片产品却“微不可见”,整个车间充满了科技感。 “车间里很多设备是从英国、日本、美国等地高价购置的,现在有些设备已经买不到了。”杰创半导体创始人祝进田博士告诉记者。 杰创半导体以设计和生产高性能激光器芯片为主,建有黄光室、等离子室、测试间、封装间等无尘生产车间,具备较强的激光器芯片研发设计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3D传感、无人驾驶等领域。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且制造难度大,激光器芯片是非常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2023年,杰创半导体以2.5亿元的估值,获得传感器行业龙头企业——汉威科技集团投资入股;祝进田受聘为南昌实验室研究员和南昌大学产业导师。据悉,南昌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风益领衔的江西首家省实验室。 杰创半导体的“落地生根”,是南城电子信息产业“延链、补链、壮链”的生动缩影。通过驰骋新赛道、抢占新高地,南城电子信息产业生态不断丰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释放。 拥抱未来的开拓者 近两年,南城掀起了一股激光电视热,越来越多的家庭舍弃液晶电视选择激光电视,而这些激光电视都产自当地的江西星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据星驰科技信息总监王书旺介绍,激光电视的核心部件是一台短焦投影仪。只需要几十厘米的投影距离,短焦投影仪就能投影出清晰的超大画面。依托反射成像、无有害蓝光等特点,与传统电视相比,观看无屏的激光电视可以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可以在桌面弹琴的书桌、立体逼真的祼眼3D投影、令人身临其境的元宇宙体验空间……在星驰科技的产品展示区,各种前沿科技和创新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家庭娱乐、科普教育的应用场景,生动展现了智能显示技术的无限可能,拓展了人们对未来科技生活的想象空间。 位于南城县河东工业园区的江西元宇宙终端产业园,是全国首个投产的元宇宙VR/AR硬件终端产业园,由江西恒必达实业有限公司兴建。该公司致力于VR/AR等智能硬件研发制造,自主研发的多种智能产品实现行业首创。 “这是一个专注于VR/AR硬件生产的终端产业园,全产业化量产之后,年产能将实现100万台。”江西元宇宙终端产业园董事长雷鸣说。 当前,南城县正着力打造虚拟现实产业链,吸引虚拟现实关键零部件、外围设备、软件开发、内容制作、应用服务等产业链优质企业落地,加快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强配套能力的VR/AR产业集群。 (记者 周明华 赵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