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国内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内容
【江西是个好地方】渝水区:“小口袋”里装满幸福感
来源:渝水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未知 时间:2024-06-07 浏览字号:[ ]

“以前一放学,家长们都挤在学校门口,焦急地找孩子。现在有了‘口袋公园’,变成了孩子找我,我可以在公园的凳子上安心地等着就行。小小的公园里还有许多休憩的地方,坐满了接孩子的家长,真的很方便。”近日,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四小“口袋公园”旁等孩子的居民刘女士如是说。

生机盎然的绿化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暖心便民的公用设施、润物无声的文化融入……“口袋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园活动空间,正悄然涌现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新余市渝水区城南街道通过拆临拆违拆危,释放公共空间,充分整合利用释放出来的公共空间资源,打造了一批群众看得见、用得上的“口袋公园”。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见缝插绿”、布置休憩设施、配套文化景观小品等措施,让城南老城区的边角地块华丽转身,成为居民推窗见绿的“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不仅让我们老年人接送孩子有了休息的场所,孩子们也变得更愿意放下手机,走出家门运动了。”正在渝水一小的书香苑“口袋公园”接孩子的老人们点赞说。

一直以来,城南街道按照上级要求,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实行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嵌入休憩、文化、游乐、体育等要素,贯通步道、拓展开放共享空间,增彩添绿,完善配套设施,让园林风景成为居民生活日常,不断提升市民的绿色获得感、休闲幸福感。

其中,渝水一小、二小、四小等学校周边,通过街道拆临拆违释放公共空间,建设学校型“口袋公园”,通过植入文化墙、活动广场、休憩廊架、非机动车停车位等元素,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休闲、家长接送等候等需求,受到师生家长的一致欢迎。金丰名居小区等老旧社区周边改造提升的生活型“口袋公园”,将增加篮球和足球场、林荫步道,打造全龄活动空间,让老人有休闲之处,孩子有玩耍之地。

“口袋公园”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末梢,城南街道根据老城区的特点,在拆临拆违拆危的基础上,释放公共空间,深入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积极探索“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阅读”等形式,结合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生态治理等项目建设,通过“拾遗补漏、串珠成链、结链成网”三步走战略,努力满足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转角见美”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