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国内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内容
【江西是个好地方】瓷源茶乡谱新篇
来源:浮梁融媒 作者:黄湘国 时间:2024-05-22 浏览字号:[ ]

昌江源头,红色故地、新平冶陶、始于汉世、瓷都之源、名茶之乡、群山叠嶂,如诗如画,景色宜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这里就是以茶香瓷韵闻名于世的浮梁县。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茶香飘千年,成就了“朝朝出贡品,岁岁出好茶”的经典品质,留下了“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浮梁之茗,闻于天下”的诸多美誉。近年来,浮梁县积极做好“三茶”统筹发展,大力弘扬茶文化,深挖文化资源讲好茶故事、积极打造浮梁茶品牌;提升茶科技,释放茶叶科技研发新动能;发展茶产业,促进茶文旅融合发展、探索茶叶产业富民新模式。同时,该县以茶为媒,以惠民润心为重点,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擦亮发展幸福底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创新发展 为茶产业注入动能

浮梁茶源远流长,自唐代开始就是全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浮梁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浮梁工夫红茶与斯里兰卡的高地茶、印度的大吉岭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目前,浮梁茶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前100位”榜单第十九位;入选中国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5月3日闭幕的第二届江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创意人文奖。浮梁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古树红茶核心产区”;获得“中国茶业百强县”“茶业品牌建设示范县”称号……一组组数据和荣誉彰显了浮梁茶取得的成就。

浮梁高度重视茶文化挖掘,助力茶产业发展,通过举办“艺术在浮梁”“浮梁买茶节”等活动,挖掘浮梁茶历史文化,充分展示浮梁的茶文化和景区特色。此外,浮梁实施乡创特派员制度,邀请在全国各地的浮梁籍创业成功人士和乡贤回家创业。目前,已有37名乡贤加入乡创特派员队伍,他们积极传承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结合浮梁名茶之乡的特色,浮梁积极探索施行政企茶话会制度,制定《“赣事好商量+浮茶叙事”协商平台工作方案》,把16个乡镇政协工作联络办公室分成“赣事好商量+浮茶叙事”等东南西北四个片区进行管理,将其打造成基层政协委员知情明政的平台、建言献策的平台、展现履职风采的平台,成为政协委员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议事的新平台和联系党政与群众协商的“连心桥”,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目前,浮梁县有茶企90余家,2023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0.52万亩,茶叶年总产量达1.33万吨,茶产业一产产值达10亿元,综合产值达22亿元。其中,茶产业从业人员超5万人,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茶产业。

茶香瓷韵 为“茶文旅”融合添彩

“五一”假期,浮梁县累计接待游客125.78万人次,同比增长4.23%;实现旅游总收入14.56亿元,同比增长5.58%。这组数据是“五一”假期浮梁文旅市场火爆出彩出圈的印证。

浮梁县素有“瓷之源、茶之乡”美誉,近年来,该县打好瓷茶文化牌,通过挖掘瓷茶文化、讲好瓷茶故事、发展瓷茶产业,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积极支持景德镇市瓷业景观和“万里茶道”申遗、修复高岭瓷土矿遗址、建设瓷茶博物馆等项目。通过瑶里景区、高岭·中国村等,展示瓷茶元素,让游客领略瓷茶的风采和故事。

浮梁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乡村建设。通过保护、利用、开发文化遗产,高标准打造了7200余亩观光茶园,推动高岭·中国村、史子园茶园景区化种植,实现“茶园变公园”“茶山变景区”。打造了新佳茶园、昌南雨针、广明茶厂等茶产业研学基地,开发集茶叶种植、管护、采摘、制作于一体的全过程自采自制旅游体验项目。目前,全县拥有11个A级旅游景区、13处3A级乡村旅游点,臧湾乡寒溪村的史子园“艺术在浮梁”文旅项目成为新的乡村旅游IP。该县先后获得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典范县、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县、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等称号。

近年来,浮梁县委、县政府坚持走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与国内优秀度假品牌从业者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努力推动有关项目落地,全力打响“浮梁艺宿”民宿区域品牌,力争实现“办好一次会、带活一条链、提升一座城”的效果。浮梁县积极打造以瓷茶体验为主题的民宿产业,通过简化民宿办证流程、财政支持、引进顶尖企业等方式,加快民宿产业发展:每年投入1000万元财政支持民宿产业发展; 开通了“乡村民宿一站办”服务,将办证环节从9次减至1次;重点对达标的精品、优品、标准民宿给予奖补资金,对民宿产业发展突出的乡镇给予资金支持、评优奖励; 引进杭州借宿团队、北京安哲团队规划设计民宿。目前,全县有98家民宿,其中26家为精品民宿,32家为优品民宿,江村乡的云里雾里塔里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

文化惠民 为群众幸福加码

以瓷茶文化为载体,近年来,浮梁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力度,建设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并在这些场馆内配备了钢琴室、舞蹈室、书画室等。同时,县博物馆和美术馆定期举办展览,免费对外开放,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浮梁县16个乡镇建立了综合文化站,按照“三室一厅”标准建设,配备了专职文化站长和文化专干。此外,该县165个行政村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六个一”建设标准,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文化服务。

2023年,浮梁县累计完成送戏下乡112场,观众2.4万人次;送数字电影进村、进学校2228场,观众5.2万人次;支持各乡镇自办文化活动54场,参与群众2.7万人次。开展“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全年累计组织“夜”来“乐”好·舞起来、晒书亮宝视频征集等活动10次。

此外,浮梁县根据自身特色,成立了浮梁县赣剧团,并深入挖掘民间戏曲爱好者,组建了赣剧协会,以专业与群众文化演出相结合等形式支持演出,有效增强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培育农村观众、拓展农村演出市场,形成了“一乡一品牌”“一村一团队”的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每村建立一支人员比较稳定、经常开展活动的群众文艺团队。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浮梁县积极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并安排志愿者服务,将农家书屋的服务范围从乡里村内扩展到田间地头,有效增加了基层公共文化供给。

新起点,新征程。浮梁县锚定“四区”建设目标,全面贯彻“全景浮梁、全域旅游、全产融合”发展思路,不断将千年古县的美景、风俗、文化推向世界,在“摘叶为茗,伐楮为纸,坯土为器”中,续写新故事,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