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文博活力 让珍贵文物不再“沉睡”在展柜里 江西省各级博物馆 深挖文博资源 运用文化创意赋能 文物保护宣传 创作出一批批优秀的文创产品 让那些古老历史 以愈发灵动鲜活的形象出现 它们“讲述”着江西故事 让无数喜欢文创产品的人 把“博物馆”带回家 打造文创IP 让文物“走出”展柜“活”过来 近年来 在创新潮流的驱动下 文物单位逐渐掌握了 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 记者在南昌、上饶、吉安、 赣州等地的博物馆看到 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有的生动形象 有的记录历史 有的颇具实用性 既有观赏价值又不失收藏价值 一改往日博物馆商店产品单一的景象 南昌青云谱区藏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兰亭集序书法旋转灯、印章系列魔方、艺术系列杜邦包等400多种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据了解,纪念馆以“把博物馆带回家”为理念,让八大山人文化以一种新的方式进入大众的生活,可以盖着八大山人的残荷月色入睡,就着八大山人的悲喜饮茶,甚至还可以把八大山人的画作直接穿在身上。 八大山人纪念馆 不仅是一个文化场所 更是天然的文化资源大IP 由原来的40多个品种 增长至400多个品种 文创收入以年均40%的速度递增 文物+红色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江西是红色资源大省 诸多红色纪念馆、博物馆应运而生 为红色文创产品的创作 提供了丰沃土壤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的文创区 就能看见 “安源红”红色文创系列产品 该系列由 “行军草鞋”“行军笔袋”“油纸伞” “文房四件套”四种文创产品共同组成 据“安源红”文创系列创始人刘凤霞介绍,这四种红色文创取材于安源红色历史,分别讲述了一个故事。“从红色历史中提取典型元素、凝练艺术形象,是红色文创创意设计的常见方式,透过具有历史意义的红色故事,往往更容易将红色文化传播到受众。”刘凤霞如是介绍。 除此之外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文创区展台上 也有不少活灵活现的小玩意 以缩影的形式 讲述着八一起义的故事 它们就是八一起义纪念馆 特别制作的“八一主题文创产品” 瓷制的“兵娃娃公仔系列”共有八个小兵娃娃,它们身着军装,胸前戴着红巾,或身后飘着八一起义军旗,枪指青天,似下一秒就会发出石破天惊的枪声,或腰别水壶,肃立敬礼;“军旗升起书立套装”采用镂空铁艺,以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外观大楼(原江西大旅社)为原型设计;“起义烽火”金属冰箱贴套装以纪念邮票的形式呈现八一南昌起义相关的系列革命故事,以原创手绘的形式再忆百年前的革命历史征程…… 并且 江西省内红色历史纪念馆 常在文创产品体验店中 举办红色文创设计活动 广邀游客参与 每逢党史中的重要纪念日 还会在网络平台中发起创意征集 文物+盲盒 让游客开启探“宝”之旅 是否你也想象能手持考古铲 像考古专家一样 探秘国家之旅 解开一段惊叹的历史 江西南昌、景德镇等地的博物馆 就精心打造出“考古盲盒” 把微缩“文物”藏进土中 在耐心发掘、“宝物”出土的过程中 感受赣鄱大地古老厚重的历史底蕴 为了模拟真实的考古发掘环境 江西省博物馆的此款盲盒的土壤 采用了江西本地原生态土壤 盒内配套的考古铲造型古朴 斑驳的青铜色里 透着一股历史的气息 此外还有各种 工具,刷子、手套、口罩等 可以复现原汁原味的考古发掘现场 来自福州的文博爱好者陈瑶 就被江西省博物馆的“考古盲盒” 深深吸引,她告诉记者: “参观前就做了攻略,虽然没抽到最想要的‘双面神人青铜头像’。但最令人惊喜的是开盲盒的过程,为致敬考古工作者,在打开盲盒后,我先在土上淋水,紧接着用迷你考古铲探明宝贝的具体位置,一点点将迷你文物和泥土剥离,不亚于一场探‘宝’之旅。” 文物+科技 让文创产品走上云端 从文创雪糕到考古盲盒 从红色文创公仔到数字文创 江西各地博物馆 以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 将古老文物“玩”出新花样 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体验 据了解,2022年,江西省创新推出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直播大赛,在全国开先河。比赛中,各地博物馆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借由文创产品讲述各自馆藏宝物背后的故事。 记者从江西省文物局获悉,近年来,江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物保护科技支撑,把发展云展览、云讲解、云传播和数字文创产品等“文物+互联网”作为重要抓手,让江西各地博物馆的文物“走出”展柜,“活”起来“火”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