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村道、崭新的楼房、大气的广场……走进抚州市临川区龙溪镇梅溪村,能直观感受到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但曾经,梅溪村房屋破旧、水塘淤塞,和美沾不上边。短短几年,梅溪村如何实现美丽蝶变,记者深入该村进行了探访。 村美:拿出魄力拆除2万平方米 “梅溪村拆除面积之多、涉及人员之广,在全区很少见,这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2023年,临川区专门在梅溪村召开秀美乡村现场会,组织了全区23个乡镇和部分区直单位到村里参观,大家都为该村攻坚克难的精神点赞。 要改变梅溪破旧的面貌,必须从拆违拆旧开始,这是几届村委会都明白的道理,但都因为难度太大没有实施,新一届村委会决定迎难而上。首先,从村里的86名党员开始。党员张新才主动申请拆除自家老屋,但老父亲坚决不同意。为支持村委会工作,张新才把父亲带出村,直到拆除结束后,才把父亲送回家。党员张水仔不仅自己带头,而且动员村里10多户亲人拆除危旧房。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是最好的拆违动员。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由刚开始的抵触到后来主动参与,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拆违拆旧工作结束后,该村迅速实施硬化、美化、亮化工程,一个崭新的梅溪村展现在面前。 水美:下定决心改造23座水塘 梅溪村水系发达,村里有水塘23座,村旁有宜黄河,还有2座水库。但由于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池塘淤塞,每逢汛期,宜黄河河水倒灌,村里内涝严重,村民苦不堪言。 “如果不把水治理好,我们将愧对党员的称号。”村党支部下定决心,全面提升改造村里的水塘、水库。但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却很难,资金成为最大的拦路虎。省水文检测中心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大力支持村里的决定。他们和村党支部一起制定了水治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改造村里的池塘,清除淤泥、铺设围栏,并将村里所有池塘水系相连,把死水变成活水。第二步,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把原来2米高的宜黄河河堤抬高到现在的8米。第三步,投入资金266万元,对2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还精心打造了水文化宣传广场6个,进一步美化了村里的环境。2023年,梅溪村被评为省级水生态文明村。 校美:凝心聚力留住11名教师 走进梅溪村村小,让人眼前一亮。学校教师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热水器,办公场所也有立式空调。戴荣辉在这里任教5年,他说:“这里的条件不比中心小学差,也不比城里差,我愿意继续留在这里任教。” 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石和灵魂,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的质量高低。为此,梅溪村想方设法把11名教师留住。一方面,该村多方筹集资金,改造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了宿舍楼、食堂;另一方面,利用村里乡贤众多的优势,积极动员乡贤支持教育事业。乡贤张晋辉和张广明捐赠13台空调、11台热水器;乡贤王军球、饶才高出资设立奖学金,每年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据统计,全村有20多名乡贤支持村小发展,在他们的帮助下,梅溪村村小至今还有54名学生,是龙溪镇学生最多的村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