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时节,上饶市广丰区农民捉鱼大赛、乡村插秧节等“春季村晚”活动一场接一场;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大塘村晚”将渔文化和旅游文化融为一体,助力大塘村打造远近闻名的旅游网红村;自2008年以来,赣州市兴国县果溪村“果溪村晚”连办16届,成为兴国县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四季村晚”活动在赣鄱大地蓬勃开展,乡土江西的文化脉动在这一场场接地气、聚人心的“村晚”里“热气腾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和旅游部将2024年确定为“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年”,公布了359个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部署全国各地全年开展“四季村晚”活动,江西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抚州市临川区仙盖山景区、上饶市广丰区洋口镇等12地被列为“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四季村晚”要求突出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人人可参与”,将“村晚”文化活动从一年一度向贯穿全年转变、从单一的晚会向“村晚+”“我要办村晚”“云上村晚”等常态化多元活动转变,花开四季,常办常新。 办好“四季村晚”,必须做好“土”字文章。聚焦乡土生活,唤醒集体记忆。乡村捉鱼大赛、插秧大赛等土味十足的农村赛事,充满农趣农味,农村人感到亲切,城里人觉得新鲜,既吸引眼球,又撩拨乡愁,十分走心。聚合乡土元素,举办文旅节庆。江西各地要立足本土特色资源,举办米粉节、脐橙采摘节、马家柚文化节等以本地乡村特产为主的文旅节庆,吸引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打卡,以活动带人气、以人气促消费,吸引集聚更多关注度,促进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活力。聚集乡土人才,开展文艺汇演。比如,2023年底至2024年初,上饶广丰区历时近两个月,开展“阿来广丰侬·全民村晚”优秀节目选拔赛,在全区23个乡镇(街道)巡回海选,300余名群众选手参与选拔,活动面向全网直播,多场选拔赛闯入抖音直播人气榜江西省前三名,复赛直播获得抖音直播人气榜全省第1名,全国百强榜第39名,充分显示了乡村文化活动的极大魅力和影响力。 办好“四季村晚”,需要早谋划、早安排,做到四季不断,节目月月演、才艺人人秀、活动季季新。要以春夏秋冬四季村晚为主线,通过开展春耕祈年会、田园消夏节、金秋丰收节、团圆过大年等系列主题活动,深挖民俗和农耕文化,构建“村晚+旅游”和“村晚+农业”等多个IP集群,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同时,还要强化精品意识,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好产品、好场景、好风光将“流量”变为“留量”,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村晚”绘就“新图景”,文化奏响“振兴曲”。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坚持以乡村为主场,以文化活动为主线,以农民为主角,力争成为群众才艺大舞台、特色文化大秀场和文旅融合大平台,凸显农村建设新成果,展示新时代农民新风貌,“四季村晚”必将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能和活力。(刘诗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