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国内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内容
【江西是个好地方】12个字 揭秘这里的“幸福密码”→
来源:庐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未知 时间:2024-05-11 浏览字号:[ ]

近年来

庐山市依托本地资源禀赋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

“三治融合”、城乡融合

共同富裕“四融一共”

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产业先行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在庐山市白鹿镇五里村珍稀食用菌菌包(种)基地,工人们正在田里忙着对刚栽种下的食用菌铺盖稻草,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跃然眼前。白鹿镇五里村珍稀食用菌菌包(种)基地建有示范种植片区、标准化生产车间、产学研基地,年产菌包150万包,年产值约650万。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基地还积极引导更多村民参与蘑菇种植,为周边群众提供菌种(包)和全程技术指导,有效解决了周边残疾人、脱贫户的就业问题,人年均增收超1万元,并为村集体带来年均15万元收入,小小菌菇撑起乡村产业振兴梦。

九江职大驻五里村第一书记舒生佐:“我们要在‘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中作示范、作表率,本着‘做给菇农看、指导菇农干、带着菇农赚’的服务理念,逐步扩大规模,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食用菌产业链,打造具有庐山品牌特色的蘑菇小镇。”

占地130亩的玉京桑葚生态园,采用绿色、无公害的方式进行管理,所有产品都不使用农药。种植的“长果桑”甜度大大超过其他品种的桑葚,深受顾客的青睐。“五一”期间一开园,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玉京村桑葚生态园负责人杨金财:“下一步,我们计划开发桑叶茶、桑葚酒、桑葚糕、桑葚酱,无花果、无花果干等一系列产品。”

庐山市还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做大做强“庐山云雾茶”品牌。如今,茶产业也成了当地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

治理有效

和美乡村,既要产业兴旺,也要治理有效。近年来,庐山市以数字化发展为契机,重点打造了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在乡镇级率先实现了平台融通、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自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上线以来,共受理各级各类问题、隐患、矛盾纠纷220余件,实现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游客还可通过“鹿易通”微信小程序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反映自身诉求、矛盾纠纷,后台会迅速响应开展调查处理,并在小程序内及时告知,真正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庐山市白鹿镇机关干部王世杰:“我们将用活、用好数字乡村综合治理中心的各项功能,拓展‘群众贴心人’工作,常态化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下沉走访,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宜居宜游

景在村中、村在景中,庐山市境内景点众多。近年来,庐山市牢固树立“旅游+”“+旅游”的理念,抢抓旅游消费从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的机遇,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层次和水平,民宿产业方兴未艾,农家乐连点成片。

庐山市望庐山居民宿负责人:“目前我们周边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民宿产业集群,像节假日,周末已经出现一房难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