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国内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内容
歌传鱼水情深的红色传奇
来源:文艺报 作者:郑荣健 时间:2024-04-22 浏览字号:[ ]

在江西这片革命的红色热土上,流传着很多感人的故事,“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就是其中之一。采茶戏《有盐同咸》以盐为意象,在常情中挖掘奇情,紧紧围绕盐所承载的情感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和升华主题,感人至深地讲述了发生在井冈山的一段革命往事和用山歌感化白军的真实故事,生动诠释了人民军队与群众之间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

以“盐”立象,曲折传神

这部作品遵循了中华美学精神和戏曲本体审美个性化、风格化的创造。被迫出嫁的七秀得到红军救助和赠盐,从此记住了那个“个子高高、腰板笔挺、走路带风”的身影。情感的萌发起于感恩,盐的意象被提炼出来,结构性地形成相应的6场戏,不仅主线清晰,始终以情为引去形成人物的动机和行动,充满戏剧张力,而且盐的意象贯穿始终,创作者高度集中地将盐进行情感化、审美化的安置,使之成为“分盐”的物事、“埋盐”的情感、“化盐”的智慧、“饮盐”的救护、“识盐”的恩义、“歌盐”的信仰,在曲折跌宕的情节中,有效递进情感和升华精神。创作者并不是概念化地提供一个反复使用的道具或符号,而是真正地将意象融入情节的环扣和情感的肌理当中。在确立盐这个关键意象时,就已奠定了全剧的价值基调和审美格调。

“分盐”是红色根据地工农政权成立后的具体举措,在这个热烈喜庆的场面中,七秀又看到了让自己铭记一生的背影,由感恩而萌生了对杨连长的情感。但之后七秀误以为罗书记和杨连长是夫妻,伤心之下有了“埋盐”之举,将当年红军赠送的、对她有重要意义的半罐盐埋藏了起来。“化盐”反映出敌人围困的环境险恶,而七秀挖出埋藏的盐,想出了将盐化水、湿袄送盐的妙招。在罗书记受困产子和杨连长受伤之际,“饮盐”现实地发挥了盐的作用,彰显军民互助的鱼水之情。七秀此时得知杨连长并非当年赠盐的红军,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却给了人物将个人情感升华的契机。七秀所刻骨铭心的何止是具体的某个人,她感恩感念、至亲至爱的就是红军,此时个人情感已升华为信仰信念。在罗书记、杨连长牺牲后,面对杀气腾腾的白军,已经成长起来、有着信仰信念支撑的七秀放声“歌盐”,以山歌感化白军,使全剧有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真实与浪漫。

在这里,盐是寄托情感的载体,形成了因情设戏、以情感人的生动意趣,也是主题贯穿的意象,高度凝练地将情节和情感提炼为精神,实现了知、情、意、行相统一。当我们回顾整部戏的情节行进时,可以清晰地看到,盐不仅是家常日用的物事,更代表着红军和群众之间的密切情感。“分盐”如是,“埋盐”亦如是。七秀埋的哪里是盐,分明是她误会后不得不深藏的一份情。而从军民情感到个人情感,再到回报恩义的军民互助,可成绕指柔的情感进一步有了刚毅的质感、智慧的光泽和信仰的光彩。这些质感、光泽和光彩,从不同侧面塑造了七秀美丽善良、聪慧勇敢、有情有义的形象,同时也生动诠释了写“人”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真谛。“识盐”一场节奏把握得富有张力,七秀和杨连长彼此互诉心意后马上就面临生离死别,他们表面喜乐轻松,内心却如千金重。美好那么短暂,那么令人珍惜,让人恨不得喊“等等、再等等”,可他们不得不作出各自的抉择,故事也推向了牵情动魄的关键时刻。

以“歌”为媒,抒情焕彩

同样不容忽视的还有山歌,如果说“盐”所确立的意象是情节的筋骨、情感的肌理和主题的精神,那么山歌就是这部剧抒情焕彩的重要媒介,不仅使七秀由写实的典型人物变成美的化身,也让采茶戏发挥出“孕育于兹而如鱼得水”的优势,贴近生活、充满温度地融入了鲜明的地域风情色彩,极大地丰富了剧种表现力。

七秀一出场就是“哭嫁歌”,她上山送盐也是借着山歌和杨连长取得了联系。山歌已不是简单的色彩性和风俗拼贴,而是被创作者真正纳入到了人物塑造、情节推进的关键要素当中。同时,唱词大量采用具有浓厚山歌色彩的赋比兴手段,很好地展现了地域风情色彩。大量质朴真挚、洋溢着民间情感与性格的唱词唱段比比皆是,反映出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

事实上,“歌”所展开的意趣生动在不同人物中都有不同的体现。比如,在“分盐”那一场,众人要罗书记给大家唱一段。罗书记曾留学苏联,唱的是带有“洋味”和喀秋莎风格的歌曲,但大家觉得不如七秀唱的山歌好听。这里其实隐约传递出中国革命要结合中国实际、要走群众路线的内涵,但处理得并不概念化,而是以审美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又如,长根是一个爱慕七秀的喜剧性人物,他唱道:“碗底没盐脚发软,嘴里没歌心发愁。盐巴一嘬眼带笑,妹子一唱哥魂丢。”人物形象一下子跃然而出,十分鲜活。而且,大量叙事性、抒情性的段落是以山歌味道的唱腔来进行布置的,人在歌里,歌在人中,有效丰富和拓展了采茶戏的歌舞表现功能。

这部剧的舞台风格是质朴的,调度灵动而不虚飘,也较好地展现出采茶戏的特色。尽管个别地方还有打磨提升的余地,如白军旅长罗思元和红军姐姐罗书记之间的关系可以处理得更加扎实细腻。但目前全剧已较为完整,故事曲折感人,人物丰盈饱满,未来定会越改越好、越演越好。就像最后“盐”和“歌”于高潮处合体,曲折情节化作大段抒情,生动意趣焕彩地域风情,回到戏曲本体,回到民间土壤,其经验生长已跃然欲出、留人启示。

(作者系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