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国内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内容
《农耕探文明》:野草如何变成人们的主粮作物?
来源:央视一套 作者:未知 时间:2024-03-14 浏览字号:[ ]

水稻

曾是生长在沼泽中的野草

经过驯化、迁徙、繁衍

形成遍布全球的片片稻田

并成为种植面积最广

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

养活了全球约一半的人口

如今

大米已成为亿万家庭餐桌上的主食

江西万年

世界稻作重要起源地

因其丰富多样的水稻进化种类

和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

被誉为“中国贡米之乡”

在这片造物钟爱之地

人们世世代代种植出的水稻

究竟有何不同

站在万年的田野中

你如何一眼望穿

1.2万年的水稻进化史

在长达半年的生育期里

贡谷可以长成2米高的植株

每到收获季节

山谷中就会铺起一道厚厚的青纱帐

成熟的贡谷

去壳后米粒细长

色白如玉、光洁透亮

做成饭软糯可口

浓香扑鼻

贡谷,原名“坞源早”

相传在南北朝时期

江南一带普遍种植

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耕作历史

明代时,坞源早被指定

代代耕作,岁岁纳贡

从此,万年的贡米声名远扬

20世纪90年代

考古专家在万年县的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考古发掘中

找到了野生稻和栽培稻遗存的证据

在距离万年县仙人洞

几十公里的东临新区

至今还生长着一片野生稻

它们隐藏在潮湿的角落里

形似普通的野草

虽然看上去不起眼

但它们却是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被称为“植物大熊猫”

作为栽培稻的祖先

它们至今仍是

国家种质资源库里的一种基因宝藏

贡谷来之不易

也是荷桥人的每日所需

一把自家产的贡米

一舀清水

没有复杂的工序

只需慢慢熬煮

熬出最浓的滋味

米香四溢,弥漫在空中

喝上一口,香滑软糯

千年贡谷的味道在舌尖回味

一碗贡米粥

虽朴实无华

却堪称荷桥人餐桌上的灵魂

打麻糍

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喜庆活动

老老少少都会来帮忙

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

男人们手持木杵

轮流在石臼里捣打糯米

糯米经过反复捣打后

会逐渐变得粘稠

变身麻糍

将打好的麻糍搓成小团子

裹上黑芝麻和白糖

咬一口,香甜软糯

满嘴留香,回味无穷

一万多年来

为什么东乡野生稻

经受了各种灾害

和不良环境的自然选择

而生存到现在呢

黄仁良试图通过对它根系的研究

找到野生稻顽强生命力的密码

目前,黄仁良团队经过科研攻关

已经成功克隆了

东乡野生稻的一个关键基因

培育出全国首个

菌根高效共生水稻品种

“赣菌稻1号”

2023年首年推广面积约5万亩

跨越一万多年

最原始的野生稻

今天依然在助力新品种培育

水稻驯化

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发展主线之一

到今天仍未停止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中

蕴藏着这种神奇作物的基因密码

也蕴藏着

人类从自然中摄取能量的智慧

周一到周五 CCTV-1 18:20档

《农耕探文明》持续播出

让我们跟随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探寻生生不息的中华农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