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国内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内容
聚焦民生三感,推动苏区振兴接续发展
来源:大江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22-08-11 浏览字号:[ ]

赣南等中央苏区作为共和国的摇篮与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根据统计,各地有名有姓的赣南籍烈士就达10.82万人,在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儿女的英魂,可谓是“家家有烈士,处处埋忠骨”。但受制于历史地理等因素,赣南等中央苏区也是全国较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发展程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之下,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近年来,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等文件。全力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的发展振兴。广大苏区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真抓实干,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苏区经济水平大幅跃升,城乡旧貌换新颜,老百姓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发展的红利。

       夯实经济基础,增强人民获得感。古语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只有让人民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才能说是真正得到了发展与进步。苏区振兴十年来,赣南地区家具、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快速壮大,昌赣高铁、赣韶铁路建成运营,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江西省的经济增速进入全国前列。但依然要注意的是,赣南苏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处于落后水平,大量偏远山区处于发展不充分的状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应当进一步创优释能,切实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做优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奏响建设创新江西、工业强省最强音。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群众幸福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生活质量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了更多精神上的需求。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切好蛋糕做好分配,消除各类政策性歧视,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让人民有更多的参与感,激励大家继续奋发向上。

       建好平安江西,保障公众安全感。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线。人民的幸福感既来源于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体系,也来源于有稳定收入的体面工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与经济上的稳定是其中关键。“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要持续强化法治思维,加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维护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扎实提升医疗保障服务。

至此苏区振兴十周年,赣南等中央苏区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苏区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理念,推动苏区振兴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的画卷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