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祝卫明)近年来,鹰潭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全省扩大开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开放主战略,坚持“主攻工业、招大引强”,把招商引资作为兴产业的“硬任务”、拼经济的“硬抓手”、促发展的“硬支撑”,持续招大引强加速产业聚集,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用实干争先描绘鹰潭高质量发展“热辣滚烫”新画卷。 走出去拓展招商合作“朋友圈” 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坚持领导高位招商,凝心聚力“走出去”抓招商,促成重大项目落地转化。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走出去”促招商,市委书记许南吉、市长张子建多次率队赴浙江、上海、广东等地走访重点企业,高位推动项目落户。利用粤港澳经贸合作活动、第十三届中博会等活动跟进开展招商对接,寻求合作机遇。激发赣商资源。深入实施鹰商创业创新回归行动,接待赣商总会、山东省江西商会等来鹰考察投资,2022年以来共引进赣商回归项目3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 深化产业基金运行。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招商引资行为的文件精神,加强新形势下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资本、企业资金等参与的市场化产业基金运行模式,在项目投资上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企业项目落户。 引进来推动强链延链补链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市围绕“1+2”产业体系,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有针对性地建立“客商库”和“项目库”,通过靶向招商“顺藤摸瓜”、链主招商“牵线搭桥”、存量招商“挖潜增效”等方式,招引了一批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新项目、好项目。 突出主导产业靶向招商。梳理了147家铜与电子信息产业重点目标企业,特别是围绕打造国家级先进铜功能材料及高端应用集群,绘制了装备制造业用铜领域招商图谱,梳理电机、充电桩等15个重点发展方向,持续深入开展精准招商。2022年以来,全市签约铜产业亿元以上项目139个、电子信息产业亿元以上项目116个,精密制造产业亿元以上项目82个,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档电解铜箔工程项目、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万台登高车及租赁运营项目、悦虎晶芯电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高端线路板和集成电路基板制造项目、浙江耀宁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浙江沃德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模具中心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 推动链主企业招商。依托江铜集团、力博集团等已落户链主型企业,推动以商招商,聚焦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以及本地链主企业的上下游,梳理了27家重点目标企业,加速吸引配套落户。2022年以来,为兴成铜业配套的杭州宜创同达科技、汇芯半导体配套的彩硕光电、江铜集团配套的河北凯华模具等20余家上下游企业成功落户。促进存量企业增资扩产。突出“老树发新枝”,鼓励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本地企业增资扩产,实现再投资。近年来,沃德尔科技一至九期、新月集团一至五期、韩亚半导体一至三期、力博集团两期、云泰一至三期、嘉美包装两期、养元智汇两期等一大批增资扩产项目成功落地。着力引进优强项目。对照省商务厅优强项目认定要求,围绕“三类500强”、上市公司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瞪羚等重点企业招大引强,2023年以来,全市签约南京博兰得电子微型逆变器研发生产等优强项目65个,其中“500强”2家,上市公司6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单项冠军3家。此外,还有一批优强项目正在洽谈推进中。 优环境 做好招引“后半篇文章” 项目引进来,关键要留得住、发展快。近年来,鹰潭市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聚焦项目落地发展的关键环节,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机制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项目建设服务体系。 完善跟踪落地机制,落实项目建设专班,着力抓前期谋划、抓落地开工、抓建设推进、抓投产达效、抓全程服务。市政府主要领导每两月召开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现场推进会,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排名靠后的区(市)主要领导现场表态发言。强化要素保障,积极解决企业在项目全过程中遇到的项目用地、能耗指标、资金需求等问题,对需省级层面协调解决的事项全力协调列入省商务厅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争取省里指标支持,推动项目不卡壳、不延期,早落地、早开工。加强督查调度,市开放办联合市委督查办、市政府督查室,对各地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督查,重点查看优强项目、拟入统项目建设进度,督促加快实物量。 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强链补链,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