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0月21日,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围剿”,红十军奉命由横峰葛源出发,向贵溪北乡挺进。大队人马出发了,沿途的群众担水送茶,热烈欢送。 “报告军长,根据我们的侦察……”大军行至弋阳芳家墩,已近黄昏,部队正准备宿营,忽然侦查员来向军长周建屏报告。 原来狡猾的敌人早在红十军出发的前一天,就派驻贵溪的五十三师的一个团窜进了花屋里。为了阻击红军,他们到处拆屋、抓夫,在村背的山坡上日夜抢建炮台。 花屋里,四面群山环抱。村前一湾流水由东向西流去,村背山峦突起。这里东向弋阳,北毗白田,西到陈家坊,地势险要,是连接红区、白区的军事战略要冲。 军长周建屏立即召集下辖各团团长研究对策。他干咳了一声,扬扬眉,果断地命令:“部队加快步伐,继续前进!” 夜深了,秋风萧瑟,月色朦胧。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小田村。按战斗方案,部队开始兵分三路。第一团团长匡龙海率部和地方游击队,由左路经孙家塘到铁屋里埋伏,出击和截断敌军退路;第三团团长颜文清率部同军部大队人马从小路过樟树咀到贯前洪家,形成钳形包围之势;中路由英勇善战的第二团团长龙志光率领敢死队直捣花屋里桥头。 “哒哒哒!”“轰隆!”两军对垒,激烈的战斗打响了。守在挢头的敌军机枪、迫击炮像放炮竹一样响开了。第二团团长龙志光凭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佯攻一阵,避实就虚,一阵冲锋,率部飞越花屋桥,强占了敌军桥头机枪阵地。这时敌人后头的队伍炸营了,原来,偷袭敌后的红军第三团在机炮营掩护下,也冲杀了过来,与第二团形成合力,攻打包抄花屋里村庄。敌军难以抵抗,纷纷夺路向铁屋里溃退,红军尾追不舍。 敌军团长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如今成了丧家之犬、惊弓之鸟。他踉踉跄跄逃到铁屋里,见这里地势较高,企图组织残部作垂死挣扎。他们的队伍还没等落脚,就听见军号嘹亮、枪声四起,一片喊杀声排山倒海,早已埋伏在这一带的红军第一团的勇士们一跃而上,敌人吓得晕头转向。 “给我顶住!”敌军团长沮丧着脸,挥舞着手枪逼迫士兵抵抗,企图作垂死挣扎。这时,三团和驻扎在洪家山西南面的红军军部大队人马也猛扑过来。“冲啊!缴枪不杀!”被困在田坂中的敌军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喊爸叫娘,鬼哭狼嚎。为了活命,他们纷纷丢下枪举手投降了。那个敌军团长也夹在败兵中当了俘虏。 天亮了,山谷里弥漫着蒙蒙的雾霭,战士们打扫了战场,扛着缴获的3挺机枪和700多支步枪,押着300多个俘虏,迎着朝阳,胜利返回苏区。 一路上,山寨村落响起了一阵阵鞭炮声、锣鼓声。红军打了大胜仗,方圆五里的百姓纷纷送来了茶、水、米酒,扛来了壮猪犒劳红军将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