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党徽映初心 法徽铸正义——记贵溪市人民法院泗沥法庭庭长周淑琴
来源:鹰潭新闻网 作者:鹰潭日报社记者 陈洋 时间:2021-04-21 浏览字号:[ ]

编者按:

       当前,我市正在开展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为大力弘扬政法先锋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营造学习先锋、崇尚先锋、争当先锋的良好氛围,鹰潭日报社推出政法系统“学习政法先锋”系列报道,讲述我市政法先锋忠诚担当、无私奉献、赤胆为民的感人故事,敬请关注。

10.jpg

       法庭上,她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每一次槌起槌落,都体现着法律威严。

       生活里,她爱说爱笑,简单爽快。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彰显着为民情怀。

从雷溪到泗沥,周淑琴一直扎根基层法庭,始终把奉献摆在首位,将公心树立在法庭、将爱心延伸到庭外,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法庭,打造成了群众家门口的法治家园、百姓心目中的爱心驿站。

工作的18年里,她曾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全省优秀法官”“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庭长”“全省法院群众工作能手”等荣誉称号。

333.jpg

温情执法 法理交融暖人心

“人心就是一扇门,关键得找到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周淑琴告诉记者,在乡镇法庭一线,审理的大都是离婚、赡养等家事纠纷。

1.jpg

进得百家门,听得百家言。对待家事纠纷的当事人,周淑琴总是先与他们拉家常,用心倾听成为她断案的最好帮手,然而也会遇到唾沫横飞的怨骂、拍桌摔凳的不解。时间久了,她有时觉得委屈心累,但她坚信法庭既是“恨”的放大镜,也是“爱”的万花筒,只有左右衡量、倾听每个声音,做到情理法交融,公平公正才能温暖人心。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下,“贴心闺女”成了她的标签,“知心大姐”成了她的专用语。而正是在她的贴心、知心、暖心执法用法的过程中,法治明灯也悄悄在每一位走出法庭的百姓心中燃起。

4.jpg

在办案过程中,周淑琴始终明理立心、接待热心、倾听耐心、调解公心、关怀爱心。凭着这“五心”,她总是千方百计让当事人辨清法理、道理、情理,珍惜亲情、友情、乡情,通过循循善诱,娓娓劝导,一一对应着寻找到打开群众心扉的钥匙,消除当事人的对立情绪,让打官司的双方能肩并肩,手握手,笑意盈盈地走出法院,让很多棘手的案件明明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却又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效果。

2016年初,贵溪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案件,这已是原告杨某(女)第三次起诉离婚,但因为被告胡某(男)情绪极易激动,曾两度围堵法庭大门,案件十分棘手。明知官司不好办,周淑琴还是主动向院领导请缨。在了解到胡某容易反复、对亲属的依赖性比较强后,周淑琴采用每天定期电话沟通与每周上门走访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情与理逐步打开了胡某情感闸门,获知了他对婚姻的态度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周淑琴为他们提供了多套调解方案。在她的积极沟通与斡旋下,双方最终接受了调解。

6.jpg

以案释法 多元化解促和谐

为了营造法庭如家的轻松氛围,周淑琴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事审判工作思路,成立了鹰潭法院首个以“全国模范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周淑琴工作室”,创新了鹰潭首份“离婚证明书”,实现了“保隐私”和“便民化”两不误;发出了全国首份“家庭和睦劝诫书”,实现了“反家暴”与“家事和”两不误。据了解,2020年,周淑琴工作室共办理家事类案件593件,结案率高达99.66%,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相统一。同时,工作室成立了婚姻家庭学校,“琴姐姐”家事帮帮团,“琴”谈家事栏目组,三个特色平台致力于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多元调解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成为了贵溪市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的重要载体。

针对农村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维权意识较差的情况,10多年来,周淑琴始终坚守在乡镇法庭一线,走村入户,用脚步丈量民情;扶贫助困,用真心传递爱心;暖心释法,用案例弘扬法治……她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当事人的家里,国徽扛到哪,巡回法庭就设在哪,让山村法庭审理的每一起案件,成为一堂堂村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

9.jpg

3.jpg

热心公益 危难之际显身手

除了专注工作,周淑琴还积极投身公益。每当遇到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她都主动伸出援手,经常参与爱心募捐、义务讲课、法律宣传、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法庭其他干警受疫情影响未能返岗,周淑琴便只身一人坚守法庭。为阻断疫情传播,她忙着微信调解、“云上”庭审、线上咨询,不厌其烦地解释、安抚着当事人的情绪。为抗击疫情,她还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志愿活动,参与社区防控工作,与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宣传防控知识,排查登记外来人口,协助开展测量体温、统计信息、物品发放等工作。在社区值勤时,她关注到社区防控物资紧缺,便悄悄向当地红十字会捐款,并发起向挂点社区定向捐款倡议,共募款26000余元,解决了社区的燃眉之急。

d1126c8f488cfcaf388958f5424fd9c_副本.jpg

2.jpg

勋章的闪耀离不开汗水的浇灌,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忠诚的奉献。人民群众在司法活动中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她只争朝夕的结果,更是她不负韶华的写照。面对荣誉,周淑琴总是淡淡地说,“我做的都是极其平凡的工作”;谈到未来,周淑琴又信心满怀,“我愿做法治的追光者,整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