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进入旧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好记者讲好故事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王鹏:“心”中有你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未知 时间:2020-11-08 浏览字号:[ ]

全国每年能够有幸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仅有500人,而心衰患者却有500多万人。

今天我所讲述的是两个母亲与更多的人一起携手创造奇迹的故事。

去年我拍摄了这样一档栏目《豫呼百应》,这是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与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联合录制的一档节目,目的是为了救助那些因疾病而走投无路的孩子和家庭,因为拍摄的需要,我见过太多在绝望中徘徊的家庭,有的父母就租住在医院门口的筒子楼,父亲送外卖,母亲背着孩子去换血,甚至有些孩子,医生已经明确的告诉我,已经救不了,但是家人依旧告诉我说,能不能再为孩子筹点钱,帮帮他们。随着节目的不断深入,身边的噩耗也不断的传来,周而复始面对无数家人期盼的眼神和孩子天真的容貌,那些希望绝望相互交织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

就在这个时候。我接到了一个更棘手的拍摄任务,2019年9月国庆节前夕,一个焦作的母亲找到了栏目。她的孩子得了急性心肌炎,时日无多,母亲渴望挽留孩子的生命。但是想要救孩子都需要些什么?没错,奇迹。

一百万分之一的几率,能够找到合适的移植源,这一消息几乎宣布了孩子的死亡。孩子目前只能依靠昂贵的机器维持生命,别人是缺钱,而她不仅缺钱,还缺一颗鲜活的心脏。

国庆前那天,天气特别热,秦诗语妈妈无助地蜷缩在墙角,哭诉着孩子的不幸遭遇。我一个人半蹲到那儿,一个病号的家属给我举着话筒,母亲哭,病友也哭。自始至终我都不敢抬头看母亲的眼睛,我就盯着小小的摄像机屏幕,而从寻像器中看到世间最真挚的情感,母爱。

当天拍完素材,回到家彻夜未眠,而仅仅过了一天,孩子的情况就出现恶化,此时家人已经无力承担高昂的抢救费用,绝望的时刻到了,母亲打电话给我说,如果节目还没播,就算了吧。

我说,不能算!一整晚我都在通宵剪辑着片子直到,早上六点,我意外的接到慈善救助基金会打来的电话,心脏源依旧遥遥无期,这是两天内我接到了第十个电话了,媒体和基金几乎向所有的公益组织和医院发布了求助,但是结果却都一样,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远在700公里外的一场意外,却成了现有的最大的希望。

9月11日,北京通州一民房发生意外,被救出的7岁男孩满玉昂,但因伤势过重,9月24日被医院宣布脑死亡。

我接触过那么多在绝望中的母亲,没有人谁愿意放弃自己孩子的生命,哪怕这个孩子仅仅只剩下了呼吸。当晚上我们就赶往北京,谁能想到之前的我们是帮助母亲挽救孩子,现在却要劝说一个母亲放弃自己的孩子。

当我见到遇难孩子的母亲时,那一刻我的心颤抖了。孩子的母亲跪在病床前恳求大夫让她再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就在一个小时前,他已经签署了无偿捐献器官的协议。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只有这样,这她还能听到孩子的心跳,他的孩子才算是真正的活着。

孩子的妈妈在最后近乎疯癫般的喊出孩子的名字,那一刻我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的情绪,我让摄像机时刻与母亲保持着距离,我不想破坏母子二人最后的时刻。

一场生命接力就这么开始了。10月1日,两个孩子排异配对成功。一个小时后,患有心肌炎的孩子病情突然加重,北京301医院决定立即组织心脏移植手术。手术整整持续了一天,等待在手术室外的人都明白,大家已经尽力了。

10月3日13点14分,心脏在河南女孩的胸腔里开始复博跳动,小玉走了,诗雨获得了重生,而这个获得新生的孩子,将成为两个家庭的希望活下去。

节目播出后我们为孩子的前期治疗筹集了13万的捐款,然而随着兄弟媒体不断的助力传播,央视、北京卫视的后续关注,事件影响力不断扩大。301医院决定免去心脏移植的所有费用,这是北京河南医护人员联手完成的生命奇迹,也是两个母亲用母爱创造出的人间奇迹,整个事件以近乎完美的形式落幕了。

直到现在我跟身边的朋友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都说这就是运气,咱们普通人一辈子也碰不上。我不跟他抬杠,但是奇迹依旧会在身边不断上演。看看我们曾经救助过的孩子吧,通过媒体的传播,无数的好心人为他们献出了爱心,让他们远离了病痛的折磨。

这个故事发生在去年十月,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疫情来了,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爱心组织、媒体同仁,义无反顾地参与到了这场更大的爱心接力赛中,举国上下创造了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奇迹。不过我想说,这是奇迹吗?不,这就是我们心里装着别人,心里装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