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近年来,江西全省上下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感恩奋进、尽锐出战,实现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 脱贫攻坚的路上,赣鄱大地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个人,他们满怀激情,用智慧和勇气,带领大家走上致富之路。从5月14日起,中国江西网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聚焦脱贫攻坚中涌现的感恩奋进典型人物,讲述他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今日,推出第三十三篇,走近鹰潭高新区周美胜。 统筹:中国江西网地市新闻部 正在超市忙碌的周美胜(曹洪宝摄)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钟海华、曹洪宝报道:在鹰潭高新区一小区门口,紧挨着门卫室有一个小小的超市,几十平方米的空间内摆满了烟酒、饮料,以及各种日用杂货。在超市靠墙的位置,放着一个货架,上面堆满了各种快递包裹,这里就是周美胜的“解忧杂货铺”。 周美胜的小超市已经开了3年时间,这间超市是他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更是充满了笑声的“解忧杂货铺”。周美胜特别爱笑,很难想象,这样灿烂的笑容出现在一个被尿毒症折磨了19年的病人身上。 “别把自己当病人,花十倍的精力、百倍的努力做正常人做的事,自己也是正常人。”这是周美胜常说的一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他勤劳的双手与多舛的命运抗争,谱写着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 周美胜是鹰潭高新区白露街道岗上周家人,年近50岁的他命运颇为坎坷,年轻时在外打工,好不容易积累了一些本钱,1999年在广东开店,结果赔本了。2001年,他辗转到河北开店,结果刚开了3个月,他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已经债台高筑的他只能通过吃一些中药来缓解病情。2003年,周美胜的尿毒症已经到了必须透析的程度。 一边是日益恶化的身体状况,一边是拮据的经济条件。“我记得2004年,有一次,因为没钱,我已经3天没有透析了,全身浮肿,心衰,幸好妻子及时送我到医院,才算活了过来。”回想起那段日子,周美胜语气没有唏嘘、哀叹,而是充满了对妻子的感激。 随着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特别是健康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周美胜一家的情况逐渐好转。2008年,他开始享受农村低保。2013年底,他被鹰潭高新区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以前,每年光透析所花的钱就得至少2万元,但现在好了,去年,我全年的医疗费只花了4000元。”周美胜说。 尽管身患重病,但周美胜从不怨天尤人,也从未自暴自弃,而是想着如何能多赚点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多的好政策,但我们不能只靠政府啊,关键是自己得想办法干起来。”考虑到自己每周要做三次透析,不适合在企业工作,他决定自己创业。 2017年,周美胜看中了这间店面,于是咬咬牙租下来了,开了一家超市。“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大家一起聊聊天,开开玩笑,挺好的。”除了日子过得舒心,更重要的是,这间超市可以给他带来每个月2000多元的纯收入。今年初,他的超市成为这个小区的快递收发点。“既能给大家带来方便,我自己又能增加一些收入。” 开超市虽然不是体力活,但每周三次的透析还是让周美胜很痛苦。他挽起袖子,手臂上因为透析而留下的几道疤痕很显眼。周美胜不愿麻烦别人,每次都是自己骑着电动车去医院,透析一结束,立即骑车赶回店里守着。“其实,透析之后人特别虚弱,特别想躺下来好好休息一下。”周美胜告诉记者。 街道、村委会知道患重症的周美胜生活过得不容易,曾安排他为临时救助与走访慰问对象,但他却婉言谢绝。周美胜告诉记者,他希望用自己的汗水赢得他人的尊重。 周美胜自尊好强,从来不愿意因为患病而引起别人的同情,认为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用辛勤的汗水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周美胜一家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深得乡亲们的赞扬和传颂。 |